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沈望舒 北京的发展要义: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9)

(二)坚定首都文化使命,坚持以精彩成风化人的“首都教化”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这段话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的。文化生于政治、经济,又影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的本质,令社会成为“以经济为基础、政治为中介、文化为导向的有机体”。中国首都是政治、行政、法律、治理等中心基础上的文化中心,是中央政府强大治理力、国内一流资源配置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文化中心。首都文化职责,显示国家利益先于城市利益的二者统一,重在用成功、行动、形象进行示范的倡导贯彻战略,以艺术、文明、思想三层成果表达的凝聚国民并影响世界的效果。也就是说,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发展的治理理念,需要首都文化的成功案例来影响全国、带动全国。这种内部性支撑、外部性使命并重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塑造文明的“教化”的重要意义。

北京对首都文化责任曾做过“一个标准、四个更加自觉”的概括:“按照首善的标准,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更加自觉地承担起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的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新闻媒体的“48字”职责使命,同样契合首都文化: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可以全面对接首都建设的方向路线、根本职责、基本方针、目的效果、职业担当、传播使命等等,形成具体的城市工作任务。至于同样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方法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立足点,也同样适用于首都文化的气质、品质、素质建设。

首都文化主旨在“教化”。古人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诠释文化孕育精神、引导社会的独特作用,其效益首先在树人修心,以知是非、懂善恶、知美丑;再在齐家治国,以影响、规范、善化社会关系;还在大同世界,以公平正义、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构建国际环境。杨耕教授曾揭示文化三大教化作用:一是传递文明,就是掌握人类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二是规范人的行为,就是社会规范理性主导人的行为;三是凝聚社会力量,用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提供社会标准,通过社会教育内化个人价值观。衡量文化功能,包括首都文化核心功能,主要是看城市对于国家、对于世界“成风化人”的能量。

针对民众文化心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七大主要目标之五为“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说明与中国经济公认的巨大进步相比,遵法守规、诚信友善、文明礼貌等公私道德素养欠缺是巨大短板。市民文明为首都最重要的城市形象,无序无德及戾气低俗等不文明现象,极大危害着首都的文化感召力与公信力。所以,应从小、从每个人拥有正确首都观和良善心态起步,率先在京师普及大国“民心之大、民德之大”的意识,践行“物质文明成就东方巨人,精神文明成就东方伟人”之理,通过北京人持续的“心灵革命”和广泛的首善言行,带动城市与国家的文明进程。我认为这是针对民众文化心态的教化。

针对社会文化生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条件。生活工作方式的优质优秀,离不开影响它、制约它的社会环境的文明化。全民道德、法律、科学、网络等素养的改善,道德、法律、科学、网络等水平的提升,除去成长教育和媒体舆论的正能量,还亟需在首都价值、首都功能的城市文化的规范化和法治化建设、组织化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化和品牌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公民道德与社会诚信的培育,要有榜样力量的感召,还要有制度与法律的保障,使破坏文明、低素质的突出现象及时受到戒勉处置,从而使首善追求具备向好氛围和进步大势,让首都文化有不断增强的、代表国家文明峰值的社会底气。

针对城市文化形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基础。坎坷历史风雨的涤荡,让北京在优秀文化传承和先进文明吸收上得失并存,城市文化肌理、建筑风格等形象构件几经曲折变更,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也非常深刻。深入研究、科学定位后按国家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来相对固化“首都应然”,改进和完善“实然”,用中国特色来加强首都信仰,体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传播文明之都与时俱进的“形、魂、道”学问,让设施形象为市民熏陶、国民自尊、外人观仰出力,使国际一流和谐宜居在人们感官体验上得以认同。这是十分值得努力的。

针对理论文化神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价值。教化在传播领域分为三层:底为以艺化之美引人,中为以品物之好聚人,上为以价值之真迷人。国人曾经因为西方大人物讲中国不足虑而愤愤,那人所说的意思就是,中国不生产可影响人们价值观的文化内容,所以不足以作为顾虑。近几百年里,中国虚心学习西方,自身对人类当代文化贡献率远低于经济。改变状况,需要首都背靠国家领导集体颇有建树的观念文化高峰、文化主峰,汲取中关村、深圳等使科技文化腾飞的营养,化首都人才、机构优势为多领域的顶端成果优势,用思想文化理论研究的卓越,来升级主题峰值和经典颜值。

针对产品服务业态的教化,是强化首都文化核心功能的支柱。成功的文化形象,归根结底靠精彩传播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项目安身立命。习近平总书记说:“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首都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产品,拥有强大的文化生产力主体、强大的文化消费中心市场、强大的文化宣传推广平台,形成全面、特色、高效的品牌化服务,具备展现优秀历史文化和当代文明的内容库、创意群和科技力,是首都巩固“全国文化中心”的务实而基础的本职建设。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