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祥: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3)

赵家祥: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3)

——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

“两个决不会”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两个决不会”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一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确掌握和运用“两个决不会”原理,有助于深化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不是既成的、先定的,它的孕育、形成、存在和最终实现,是一个长期的、统一的、完整的过程,不能把这一完整的过程割裂开来。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规律,只要它还没有最终实现,就不能说它已经完全形成和存在了。只要一个社会形态的规律还没有最终实现,这个社会形态的规律也就尚未最终形成。一旦这个规律最终实现了,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社会主义社会代替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而让位于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到目前为止还远远没有完成,要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深化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正确掌握和运用“两个决不会”原理,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通过对“两个决不会”原理的孕育、形成和深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关系、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及其寿命等问题的看法,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日趋正确、完善的。这个不断改变和日趋正确、完善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我们离开马克思主义发展变化和日趋正确、完善的历史过程,把马克思、恩格斯某一时期、某些著作中的某种观点,看作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必然会把马克思主义凝固化、教条化,必然会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点和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割裂开来,扼杀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两个决不会”原理的孕育、形成和深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告诉我们,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只学习某一时期的某些经典著作,就可能把这一时期的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论断绝对化、凝固化、教条化,当作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看不到这些原理在时代的演变和实践的发展与检验中修正、充实、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正确掌握和运用“两个决不会”原理,有助于正确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既然如此,在一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以后,就要使这种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下来,以发挥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这个时期,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生产关系做某些局部调整,使新的生产关系日益完善,切不可朝令夕改,主观主义地对生产关系进行所谓的“不断变革”。总结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30年的历史经验,我们主要吃了不注意使新的生产关系相对稳定的亏。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以后,实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力大大发展,人们生活稳定,国泰民安。这说明这种土地所有制是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能够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们却批判所谓的“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提法,反对使这种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下来,“趁热打铁”、马不停蹄地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形式,于1956年匆匆忙忙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把原计划在三个五年计划内完成的任务,不到一个五年计划就完成了。1958年,又用大搞政治运动的办法,一哄而起,一拥而上,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在全国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大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实行“吃饭不要钱”,搞绝对平均主义,使生产关系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造成了生产力的大破坏。经过3年调整以后,国民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可是好景不长,1966年又发动了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所谓的“穷过渡”“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取消自留地、家庭副业,关闭农村集市贸易市场,使生产力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沉重的历史教训,值得认真汲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总结经验教训,依据“两个决不会”原理进行改革开放,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证明了“两个决不会”原理的正确性。我国今后的改革仍然不能急于求成、速度过快,而要配套推进、稳中求进、均衡发展,要平稳有序地进行。

正确掌握和运用“两个决不会”原理,有助于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国际方面而言,我国外交路线和外交政策的制定,对大国关系和周边国家关系的调整,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挽救世界金融危机,建立“亚投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就国内方面而言,我国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对党的性质和任务的界定等,所有这些都是以“两个决不会”原理为依据的。试想,如果像20世纪60、70年代那样,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我国很快就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我们能采取现在这样的对内对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作者:赵家祥,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