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镢头一支枪(3)

一把镢头一支枪(3)

摘要:实现这个转折的,是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扎根黄土高坡的红军。这支肩负崭新任务的军队,在延安度过的13年里用自己特有的热情和方式,艰苦勤劳地塑造了接纳他们的土地,广袤的黄土高坡展露新颜。农业、工商、文化、教育、医疗……社会形态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陕北好江南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这首由诗人贺敬之填词的歌曲人们耳熟能详,但是中共中央刚到陕北时,南泥湾一片荒凉,野兽出没,人烟稀少,是人称“烂泥湾”的不毛之地。

1940年4月,在陕甘宁边区建设厅工作的农业专家乐天宇(中共早期党员、毛泽东的同乡和老友)提出了《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团工作计划》。经过当年6月-7月间的详细考察,考察团提出了开垦南泥湾增产粮食的建议。

听闻延安的附近就有生产粮食的风水宝地,朱德很是兴奋,三次带着乐天宇到南泥湾实地勘察。此后,朱德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提出了开发南泥湾的建议,并很快得到了批准。

朱德一纸令下,调359旅垦荒南泥湾。

1941年3月,359旅的指战员们以“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雄心壮志,浩浩荡荡开进了南泥湾。南泥湾地处延安东南45公里的黄龙山,与国民党统治区接壤,是延安的南大门。初进南泥湾,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用树枝、杂草搭起窝棚,甚至露宿野外。没有鞋子穿,就自己编草鞋。粮食不够吃,就挖野菜、采野果、打猎。每人连一件开荒的工具都保证不了,就收集废铜烂铁,自己打造。夏天没有单衣,就光着膀子干活,冬天没有棉被,就砍柴烧炭御寒取暖。

上至旅长王震,下到马夫、伙夫,359旅全员编入生产小组,创办了“新中国”大农场。朱德多次到南泥湾参加劳动,对于这场大生产运动,朱德曾说:“敌人来了,就去打仗;敌人不来,就搞生产,用我们的双手,做到生产自给,丰衣足食。”

在指战员们的艰苦奋斗下,当年全旅就开荒地1.1万多亩,每人平均种植粮食蔬菜6亩。他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挖出一排排窑洞,兴建了纺织、木工、造纸、制鞋、肥皂等工厂,开办了盐井、炭井、磨坊、油坊、骡马店等。到1944年,开荒种地26万多亩,产量3.5万石,收棉花2500公斤,全旅吃穿用完全能自给自足,不但不要政府一分钱、一粒粮、一寸布,反而每年向政府缴纳公粮1万石。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独特的军队。军队从来都是领军饷、吃公粮,而359旅非但不吃公粮,还能上缴。毛泽东也给了359旅最高的评价:“这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

像359旅一样,边区留守部队“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不毛之地,变成了一处处陕北好江南。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业上,耕地面积由1941年的1213.2万亩增加到1945年的1425.6万亩,比1938年增加了七成。粮食产量上升到186万石,除去军民消耗外,还余粮28万石。在一个经济十分落后且又被严重封锁的贫困山区,创造了“耕三余一”、“丰衣足食”的奇迹,老百姓上交公粮占总产量的比例也由1941年的13.85%降到了1945年的7.75%,减轻了百姓负担。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