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吴世彩:科研院所政治生态文明创建 ——结合“中康”实际兼谈领导干部素养提升(2)

前面说的这三个“清”字与这种“心”力是密切相关的。有的时候,整个社会包括各行各业,特别是有那么一部分群体比较焦虑,会有一种焦躁感。在座的各位都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工作中存在一种医患关系,患者与医生、医护人员之间这种不同的层面体现出来一些矛盾,就产生了医患矛盾。但是,最关键的是要知道这种焦虑来自于哪里?老百姓所讲的看病难、看病贵之外,还是上学难、房价高等,这些问题对不同的群体都有困扰。那么,这种困扰直接影响着我们内心的状态,这种内心状态直接表现在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焦虑。这怎么办?从根本上讲,社会的治理在于治“心”,从个人来讲是养“心”,后面我还要谈。焦虑的原因还包括市场经济的一些内源力、内动力,往往来自于利益驱动。但是,一味地通过利益驱动追求,可能造成人心不稳。曾经有一段时间,通过房价涨价对经济有一种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带来所谓的经济繁荣是一时的,这不是根本的。对于这个问题,中央领导特别重视“人心民意”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就提出了“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这是一种逻辑递进的关系。我们说,实现“中国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一个大的环境非常关键,所以社会环境风要清、气要正。作为外在因素的外界环境,要依靠正气来维护,最后的结果是心齐。而心齐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风不清气不正,造成的结果是很可怕的,就是心不齐。各行各业都应讲风清气正。时下学术界、经济界存在各种各样的违规乃至不法现象,政界亦是如此,风不清气不正造成的结果是心不齐。国人心不齐治理现代化怎么实现呢?这届中央领导集体上来就倡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地、严肃地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际上,我们也是使命在肩、任重道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反腐倡廉,以此为抓手进行政治生态文明创建,应该说在这个方面我们是在不断进步、不断提升的,党建的科学化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二、文化传承:领导干部修养的根本着力点

中央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准则》也好,《条例》也好,实际上是对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规矩、纪律。我们要讲政治、讲规矩、讲纪律。那么,“讲”到什么程度?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素养”和文化文明“素质”。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领导修养的思想观点。初步归纳起来,体现在尚道、厚德、崇法、公正、养气、选贤、诚信、勤政等若干个方面。

尚道。老子讲道,即《道德经》,实际上是道和德两个层面。我们常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这个层面是较高的层次,通过“道”的引领,对器物产生影响,在人的层面上就表现为一种“德”。一般来讲,我们理解的“道”,一种是法律法规,另一种比较感性直观的就是道路。我们说“道”从哪里来?无非一个是“天道”;二是我们说的“人道”;三是“地道”。这种上为天、下为地、人中间,即天人地的关系,我们在传统文化里面称为“三才”。这要求我们要讲求顺应自然、有始有终。那么,“天道”,属于形而上,是决定自然宇宙的一种力量;“地道”所强调的是一种内在包含的规律;而“人道”则是一种社会的规律,这种规律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睦融洽的。天、地、人这三道内在地构成了规律和法则,决定着人生存的一种状态。另外,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包括领导干部,要善于悟、善于去体会,这种悟的体会等于把内心的东西与身外自然的、历史的东西有机融通在一起,多去思考,多去反思,这就是悟道。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定位,即自我定位。这种自我定位其中包含一个方面,就是你与他人的关系,要顺天应人,顺应自然规律,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合作。党组织也是这样,要建设“六有”的政治局面,即: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六有”的建设实际上也是融合了一些“大道”,也可以说是组织建设的“大道”。这六个方面实际上也是一种典型的政治生态。

厚德。厚德也是传统文化里的要求。《易经》里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一种天地之道。这种“健天坤地”的精神,实际上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说君子有了德行,才能委以大任。立德之本莫上乎正心,立德的本在哪?这要求我们正心,心正才能能量足。如果心不正,那么心的热情也不具备,等于内心有限、软弱无力。领导的道德境界包含着内外兼修、内圣外王,这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些要求,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修齐治平”。从根本上来讲,这种“修齐治平”在于你的内心。所以,我们平时都讲内心要强大。刚才讲的积极心理学,实际上是一种暗示,这种暗示力也就来自于这种“心”力,是一种正能量的提升和体现。这种暗示力有的时候非常之大。如果你要干一个事情,还没干,你的内心就败下阵来了,那肯定干不成。那么,“心”力就源自于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你自己的修心,最根本的在心里。内心世界是端正的,是充实的,是有力的,那么它的价值取向就是一种成功。《群书治要》讲“六德”,包括宽厚、诚信、仁慈、恩泽、权威、谋略,这些六个方面的要求最根本的讲也来自于内心。

对我们中康来讲,我们是科研院所,是医疗单位。“德”的位置更加重要,它不同于一般的职业道德。社会上有两种职业,第一是教师,第二是医务人员,而这两个职业都是有特殊要求的。古代一直有一种养士的传统。养士,基本上包含了教师、医生。为什么要养士?实际上,这两种职业针对的是人的两个方面,医者从传统的或者说狭义的医学来讲针对的是人的身体的健康。当然后来我们拓展到了心理健康。而教师拯救的是人的灵魂。这两个职业应该说是非常崇高的。这对“德”的要求更高。

我们中康前一段时间专门表彰了中心的“双十佳”,当时我就提到我们“十佳”先进个人王华伟的发言。他发言讲到,当年赴朝鲜支援康复工作,刚到时候语言、生活,一言一行又必须注意,所以个人压力非常大。但他想到的是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度,应该“德”字当先,不管走到哪儿,我们所从事的是一种与职业道德有关的工作。所以,他要求自己不能辜负组织对他的信任,他代表的是中康的水平,践行的是中康的理念。他在工作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在许多的方面都不退缩,展现的是中康的水平和形象。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正能量的“心”力,有了这样一个“心”力,他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帮助朝鲜治疗湿热,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康复理念,最后圆满完成了这项工作。他的心灵在对外支援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自然升华的过程。之所以他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应该说是来源于这种“德”的力量,特别是这种内心对道德的要求。

崇法。法,实际上我们理解就是一种尺度、一种规范、一种标准,也包括一些政策性的把握。我们中心的各项工作向来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里面的一些规定,都是红线。古人曾经把“法”看成一种神器,看为神兽。《吕氏春秋》里面就讲过,“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国家长治久安与法治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一种法的理念。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应该坚持崇法。我们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实际上也是提高法治意识,要坚守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和生活这六项纪律,这也是一种崇法。

公正。我们常说“公生明,廉生威”。确实是这样。公正包括公道、公心和公平。一个单位要体现这种公正、公平,前提是公开。中康一定要坚持公开、透明、公正、公信,一切以这个为出发点来安排工作,特别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好头。公正包括要用好人,怎么去用?我们按照上级的要求,在干部培养方面,从大环境来讲要求去行政化。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单位,层级的安排,包括机构和人、人职匹配的安排也是一种内在的要求,所以要不断地下功夫,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例》,严格遵守程序进行工作安排。

养气。“气”的力量实际上最直接的与我们“心”力是相关的。我们搞中医的特别讲“气”,气推血运,血液怎么运行的,是靠“气”来推的。这种运行生化的关系决定了你的身体状况。从大的方面讲,我们养什么“气”?要养志气,养骨气,养大气,养和气,养底气。“气”,要涵养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也多次提倡,中心作为国字头的单位一定要大气。怎么才能大气呢?人才培养、团队建设,不管谁有机会,都要往前推。这就是一种大气,而不是那种所谓潜规则的东西。作为一级组织也特别要讲究大气,在这方面的“气”养好了,整体单位的文化氛围、文明创建也就提升起来了。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李贤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