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荣:手机只是工具,别让它成为你的主人

范荣:手机只是工具,别让它成为你的主人

7.24亿,这是当前中国手机网民规模,约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而新近一份调查数据则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3小时,仅次于巴西位居手机沉迷度全球第二。愈发普遍的“低头族”现象,日益引发社会的忧虑。

毫无疑问,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使用率最高、捆绑度最紧的工具。出门打车,滴滴预约;购物剁手,戳戳手机;生活缴费,轻轻一点,人们的衣食住用行几乎都可在掌上方寸间分分钟搞定。有人调侃,如今出门不带钱包,哪怕不带钥匙都行,但不装手机则万万不行。从最初的通讯工具,到如今集网络、游戏、影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移动花园”,智能手机的出现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移动互联、便捷个性的妙处。举目四顾,不管在街头,还是在巷尾,凡是有人的地方,就可见手指翻飞、低头触屏。某种程度上,手机已经成为人的一个外挂器官。

但便捷之外,手机所带来的“副效应”显然更值得警惕。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半天没消息就感到不安,不断刷新朋友圈看大家在干什么,晒图没人点赞就沮丧不已。不仅大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牙牙学语的小孩也是张口“手机”闭口“iPad”……手机犹如一块强力的磁铁,引得大家都低下“高贵的头颅”,变身为“屏奴”;冷冰冰的代码已左右了我们的情绪,人机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异化。原以为手机打破时空界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用文字替代交流,用群聊取代聚会,用数据而非触摸来表达、传递情感,亲疏朋远已是不争的事实。原以为手机能填充碎片化时间,让我们进阶高效能人士,但琐碎的信息和浅显的阅读,却源源不断击碎着时间的完整性,严重消解着人类的系统性思考。有观察者由此感慨:“人造物与自然生命之间有两种趋势正在发生:人造物表现得越来越像生命体,生命变得越来越工程化。”

诚然,工具的快速更迭为人类生活带来诸多美好,可心为机役、人为物役无异于一种退化。或许,今日我们离不开的是手机,未来标配就是VR眼镜,甚至是植入芯片。但人造物再智能,终究只是人的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驾驭,人类就会沦为其奴隶。大量科幻作品都反映了对人类能动性被工具性奴役的担忧,比如《黑客帝国》讲述了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被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由此开启了人类“反抗大战”的故事。电影情节固然虚构,但却不失为一记警钟:不论科技手段如何发达,都要让工具和人类的生活、情感、思考保持一定的安全边界,如此,我们才能是工具的主人,才能保持自然生命体的独立性与完整性。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在书中预测,未来工具越来越强大,大部分人将失去价值,一个新阶层将产生:无用阶层。“低头族”垂下自己思考的头颅,臣服于日益智能的移动设备,这条通往奴役的道路前方预警,你们看见了吗?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