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从近年来结构调整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我国经济已稳步回升,产业正在朝着调新调优的方向转型升级,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已经取得成效。
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明显
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主导的产业结构日趋稳固。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长7.7%,分别高于第一、二产业增速4.2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1%,高于第二产业21.3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说明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从服务业内部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增速大幅提升,成为服务业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突出变化反映出制造业对服务业的需求日益扩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发展的趋势日益强劲。尤其是研发经费投入加快增长,反映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价值链逐步向中高端跃升。一方面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反映出实体经济企稳向好的走势;另一方面体现在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发展,反映出高端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新动能加速集聚,新产业、新产品和新业态快速成长。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较快。今年上半年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二是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逐渐成为拉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反映出在互联网+战略驱动下,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正加速融合,带动服务业向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三是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主要体现在新产品的产量增速远超传统产品。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在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4%,比资本形成总额高30.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近两年投资增速呈现回落态势,但投资结构更趋合理,投资效益和质量逐渐提高。
首先,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比重上升。今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长达5.5%,高于二产增速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3%;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和22.3%。这些变化反映出越来越多的资金逐渐进入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倾向有所好转,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其次,更加注重环境质量和绿色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一方面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46.0%;另一方面是高耗能行业投资比重明显下降,今年上半年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0%,占全部投资比重仅为6.9%。
最后,民营经济的主导作用日益突出,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我国民间投资增长7.2%,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的60.7%。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