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治理赤字的思想根源及化解之道(4)

张程:治理赤字的思想根源及化解之道(4)

四、推进全球治理的中国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讲,“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责任也有需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呼吁推进全球治理变革,两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全球治理问题进行专题学习讨论,提出了全球治理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正确义利观、全球化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为化解治理赤字提供了新思路。

1.中国方案。当前,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针对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中国鲜明提出了“中国方案”。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提出了全球治理四大模式,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要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要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给迷茫的世界带来了惊喜。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呼吁,面对这个不确定的世界,要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并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面对全球化发展遭遇逆流干扰、地区合作面临退步的局面,中国及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

2.中国作为。积极倡导和践行新型全球治理观,推动中国理念上升为国际共识,以实际行动化解全球治理赤字。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联合国在处理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务中的核心地位和主渠道作用,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促进全球多边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办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G20杭州峰会以及出席一系列重大多边外交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顶层设计,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变革。在对外交往合作中践行互利共赢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全球和地区发展战略对接、政策沟通协调,实现共同发展。

3.中国担当。积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提供各国急需的全球公共产品,增进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着力提供全球安全产品,以建设性姿态参与伊核问题、朝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的对话和谈判,深入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着力提供全球发展动力,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着力提供全球公共基础设施,帮助各国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建设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推动各国联动增长。着力引导全球化向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全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着力提供全球绿色产品,积极推动和维护《巴黎协定》,以实际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中国智慧。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的价值理念、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品格和智慧。注重平等参与,不以力强而为霸、不以牵头而当头,不搞“一国独霸”或“几方共治”,不搞唯我独尊和以强凌弱,强调各国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比如,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却不谋求“一票否决权”,倡议“一带一路”而不唱独角戏,这些做法与西方以利为先、力强者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大相径庭。注重开放合作,不搞传统的结盟政治,不谋求势力范围,“不营造自己的后花园”,强调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坚持互助合作、共赢发展。注重渐进改良,坚持做现行国际体系的“改良者”而不是“颠覆者”,“就米下锅”而不“另起炉灶”,以缓和、灵活的方式,在治理合作中发出中国声音、加入中国元素、提出中国方案。比如,将亚投行定位为对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补充,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密切合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当今世界,旧的国际秩序正在崩塌,新的国际秩序尚在建构之中,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要抓住国际秩序重构的契机,汲取传统智慧,增强软硬实力,秉持道义责任,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到中流击水,做中流砥柱,和各国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大同”世界。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