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合作领域
中俄合作的领域非常广泛,其根本利益存在着广泛的一致性。中俄战略协作的重点最初是在维护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14年以后,中俄合作领域已突破传统范畴,向战略稳定、发展对接延伸和提升。随着两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参与全球治理意识的加强,中俄开始更为积极地开展国际合作,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等方面贡献更多的中俄智慧和中俄方案。中俄合作的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其一,外交合作。从外交层面看,中俄战略协作在全球、地区、双边和多边四个层面展开,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协调和配合,包括在若干具体问题上对美国的反制。地区层面的协作主要包括在中亚建立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在亚太建立开放、平等的地区安全结构。双边层面是两国对外政策的主要优先方向,安全是双边合作最基础的层次,中俄都坚定地支持对方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努力。在多边层面,中俄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相互支持和协作,共同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2016年,作为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重要成果,中俄两国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了“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和“中俄关于协作推进信息网络空间发展的联合声明”,这三个文件引起了国际的高度关注和反响。如此高规格地就一些重要领域和重大问题发表元首级的声明,在中俄关系史上亦属首次,这些文件整合了中俄针对一些国际热点和敏感问题的主要看法,表达了要共同维护全球稳定和管控国际危机的意愿。中俄合作的领域正在突破原有的范畴,向信息网络、外空、极地、海洋等新的疆域延伸。同时,双方外长首次专门就捍卫国际法、促进国际法治联合发表声明,标志着双方的国际合作水平的提升。
其二,务实合作。中俄务实合作是推动双边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具有战略性、稳定性、长期性特点,是符合双方根本利益,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福祉和利益。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俄已经成为高度互补、相互依存的经济合作伙伴。截止到2016年,中国连续6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俄贸易额为952.8亿美元。2015年受到油价下跌、外部需求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中俄贸易投资下降。2016年,在外部环境开始改善的情况下,在中俄实施各项促进双方贸易合作、提升贸易水平的政策措施影响刺激下,中俄贸易开始逆势回升,实现了回稳向好的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中俄贸易额为695.3亿美元,在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最先恢复增长。从2017年上半年的发展态势来看,中俄贸易仍然保持了回升势头。2017年1至6月,中俄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5.7%,达到397.78亿美元。如果这个增长趋势能够保持,2017年全年经贸额就有可能达到800亿美元。
同时,中俄投资合作也有了较快发展。从 2011 年开始,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俄罗斯已进入中国十大投资优先方向名录。据俄方统计,到2016年底,中国对俄累计投资已经达到420亿美元,成为俄罗斯第四大投资来源国。中俄在能源、核能、航空、航天、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战略性大项目全面推进,创新合作、远东开发成为中俄务实合作新的增长点。
再有,两国金融合作是近年来的亮点。2015年人民币已经进入俄罗斯储备货币篮子,2016年中国工商银行已获准在俄境内进行人民币清算业务。两国还准备继续推动在双边贸易、相互投资、信贷领域中使用本币结算,并且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等新的多边金融平台开展合作。
能源合作是中俄进行战略性合作的重要领域。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1年1月1日跨境原油管道建成投入运营,截止到2017年5月19日,中国从俄罗斯经管道进口原油已突破1亿吨大关,实现进口贸易值达到625.73亿美元。2016年,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从境外原油进口的第一来源国,在进口原油总量中的占比1从2000年的2.10%提高到13.8%。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俄的能源合作正在步入纵深,合作向上游勘探、下游炼化和加工等领域不断拓展,其合作方式也从直接贸易升级为股权联结的共同勘探、共同开发、共同分享利益的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模式。除了原油合作之外,中俄在能源领域还积极推进电力、煤炭、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合作。我们最后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能源利益共同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