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好风气
宜宾市屏山县
“歇帮”歇出主动脱贫
本报记者 梁小琴
8月的川南热浪蒸腾。宜宾市屏山县五峰村贫困户罗泽海顾不上毒日头,把晒粮食的竹席一点点拖进新家。今年7月初,他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新房,还新砌了猪圈。不过,这样的新生活是“迟到”的,原因在于罗泽海被“歇帮”3个月。
“‘歇帮’是指针对脱贫不积极、违法乱纪的贫困户,暂停所有帮扶的惩戒性措施。”五峰村第一书记许智介绍,“歇帮”期间,村里拒绝了罗泽海发展产业的贷款申请。而他也只能住在土墙倾斜的老屋里。
去年10月,村里就曾催他选址动工。但罗泽海认为,拖得久一点,搬迁补助会提高,于是故意拖延。多次催促无果后,今年2月,村里决定对罗泽海“歇帮”3个月。
看到其他贫困户顺利住进新房,罗泽海的思想一点点松动。最后他主动找到许智,承认自己脱贫不积极的错误。经过考察,五峰村恢复对其帮扶。他也如愿借到4000元产业周转金,买猪仔发展养殖业。有人问他以后还会“拖一阵”吗?罗泽海摆摆手,连说“不得喽!不得喽!脱贫还得靠自己嘛!”
2016年6月,屏山在全县78个贫困村试点建立“歇帮”机制,执行周期3到6个月,并以负面清单的形式列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赌博酗酒等24项“歇帮”指标。在此基础上,各贫困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村“歇帮”办法。如五峰村明确要求“不按照技术要求养殖和种植”的贫困户被“歇帮”;大乘镇双峰村则规定,赌博金额500元以上的“歇帮”半年等。
截至目前,屏山县共“歇帮”89户,已“复帮”86户。“‘歇帮’强化了对贫困户的约束、管理,营造出感恩奋进、主动脱贫的好风气。”屏山县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