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团结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现代化是近代以来的世界潮流,是工业革命之后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十月革命10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在吸收人类文明全部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重大课题。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发展中国家怎么样走出贫困落后,达到繁荣振兴,建成现代化国家,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条件。冷战结束,开始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向。中国崛起打破了西方模式的一统天下。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走向现代化的东方大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可以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后发现代化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变的示范意义考察,但更要从上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历史的总进程中考察,从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前途命运的独特意义中考察。中国道路之所以称其为中国道路,并不仅仅是经济科技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怎样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发展的道路,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制度体系的竞争与较量格局中,中国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接续目标和必然延伸。中国实现现代化,既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创举,也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成功范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来说,既要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收官,又要筹划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起步布局。这是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赋予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三、科学制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

党的十九大要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志,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大局、民族复兴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提出了科学的治国理政方法论思想,对这个行动纲领的制定,起到了基础性指导性的作用。

(一)科学判断形势,增强忧患意识

形势是战略的基石。毛泽东在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后作出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战略决策,是基于对当时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对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强弱分析的准确判断。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也是基于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判断,以及一个时期内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基本判断。因此,重视形势分析,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是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也是为了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

怎么样科学判断形势呢?

第一,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科学判断形势、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就能够保证战略决策以及行动纲领的科学性。行动纲领的全局性,就在于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驾驭治党治国治军多重任务,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协调推进战略布局;行动纲领的战略性,就在于着眼实现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扭住前进路上的主要矛盾,抓住根本,举一子而活全盘,动一着而定胜负;行动纲领的前瞻性,就在于将近期、中期、长期目标连续起来谋划,未雨绸缪、防控风险,从决策部署之始就立足功成在后,即要建历史功业,谋后人福利。如果我们不观天下大势,不懂脚下土地,不察党的脉动,就不可能制定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

以世情为例。当今世界,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大国关系进入全方位角力的新阶段;全球治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治理正在向各国通过制定国际规则、相互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全球地缘政治棋局发生重大变化,亚太地区成为大国战略竞争和博弈的焦点;综合国力竞争发生重大变化,竞争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等领域全面展开;我国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刻调整最重要的动因,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正在转化为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正是基于对世情的这一科学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变革的大棋局中精准确定中国的定位和走势,以中国发展的大战略运筹国际关系、影响世界变化,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治大国与交天下相容互济,营造了我国发展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一带一路”建设,上溯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下启人类文明更加美好未来,面向亚欧非大陆,辐射三大洋海域,将中国的和平发展与世界的繁荣发展紧密联通在一起,将中国的开放战略展现在大手笔的“一带一路”框架内,将中国的大国外交注入共利共赢的务实内涵。

第二,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形成矛盾集合体、多样性风险的严峻挑战。我们民族复兴的前景既不是铺满鲜花的坦途,也不是布满陷阱的绝境,而是重大机遇期与高风险期相互交织。要敢于斗争、开创未来,用伟大斗争赢得伟大胜利。

(二)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怎么样理解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我想有这么几点。

第一,要有“三个思考”大视野。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提出了“三个思考”的大视野:一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二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三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