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暖心的“国家名片”
前有视频探头,及时发现街面问题;后有指挥中心,快速指令处置警情;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的深入应用,对治安形势进行阶段性分析……如今,社会治安防控迈向精细化、凸显预警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政法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让平安和法治成为中国暖心的“国家名片”。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迈出新步伐。政法机关认真贯彻《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坚持党政主导、齐抓共管,多方参与、共同治理。“西城大妈”“朝阳群众”等群防群治品牌不断涌现,确保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实现新突破。《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发挥实效,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不断完善。2016年,全国来信来访、进京非正常上访均比2012年下降20%以上。
——司法公信力实现新提高。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符合司法规律的体制机制逐步形成,法官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持续提升。在总编制未增加的情况下,全国基层法院检察院85%以上的司法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一线,办案力量增加20%以上,人均办案数量增长20%以上,结案率、一审后服判息诉率均上升10%以上。
——科技应用水平迈上新台阶。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去做传统人工手段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推动了政法工作跨越式发展。实现了对各类风险的敏锐感知、自动识别、及时预警、主动拦截。
——政法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使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法官检察官及法官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单独职务序列及配套工资薪酬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人民警察工资待遇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正在形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