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匾 一柄刀》编导手记

《一块匾 一柄刀》编导手记

摘要:陈立新的手工切肉手艺,在全国清真烹饪大赛中获得过金牌。作为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的他,还编写了《涮羊肉加工技艺》教材和光盘,制订了弟子晋级的考试制度,就是为了培养出新一代的切羊肉片工匠。

陈立新是东来顺非遗技术第四代传承人,也是东来顺的头把刀,跟陈立新师傅相识,并不只是因为我爱吃涮羊肉,而是因为要拍摄《中国梦365个故事》。

自称手艺人的陈立新,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强调“手艺人不能丢了手艺”,他说:“烹饪自古重刀工。刀工是厨师的基本功,虽然现在有了烹饪机械,但厨师练好刀工仍然十分重要,轻视不得,疏忽不得。”

陈立新1971年参加工作,师傅是京城名厨何凤清。这位何师傅参加过全国技工的大比武,接受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跟我师傅学切羊肉片,一点儿都不能含糊。”陈立新说:“师傅教手艺,先教识别羊肉,从产地、品种、年龄、性别有什么奥妙,再到涮羊肉不同的部位的肉质特点,说得特清楚。教用刀更是细致,怎么握刀、怎么控制刀的基本功且练呢。怎么才能让刀上下垂直、前后成线的技巧,怎么按照肉丝纹路走向下刀,脂肪和肌肉怎么合理搭配,怎么让让切出的肉片既飞薄如纸,又整齐美观,那可是有讲究呢,真真儿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跟师傅学切羊肉片儿,也学做人。”陈立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经常看到有食客,就是排队也要点名等着吃他师傅切的肉片。这天,他看到门口排队的客人比较多,就主动放弃了午休时间,提前进操作间“唰唰”地就切上了肉片儿,就等师傅夸了。没想到何师傅来后,一盘一盘翻看着陈立新切的肉片儿,从来都挺和蔼的脸,“呱哒”就沉下来了。“这怎么回事呀?”“我看排队的客人不少,想先多切几盘”“小子,这上脑要用加刀法,一刀连一刀断,你怎么有的都切断啦?你对得起我教你的手艺吗?对得起客人吗?”他缓了缓口气又说:“顾客是冲着东来顺这招牌来的,如果我们对付顾客,那还有人来排队吗?”

看着师傅把切好的肉片都送去剁肉馅儿了,陈立新心里难过极了。他不是心疼白费了工夫,是觉得对不起师傅,对不起手艺,对不起那金字招牌,更觉得对不起大老远跑来排队吃涮羊肉的食客们。从此以后,陈立新对手艺、对顾客就产生了一种敬畏之情,这也是多年以来,鞭策陈立新技艺精进最原始的动力。

拜师的时候,陈立新接过师傅送的一把一尺半长的羊肉刀,这一切就是46年。如今,他也有28位徒弟了,也同样送给每人一把切肉刀。有的徒弟对他说:“师傅,现在谁不知道切羊肉片有切肉机呀,用刀切,客人还不乐意呢。”我对他说:“可不是这个理儿,你跟我学的是肉片儿加工的手艺,不同部位的羊肉要用不同的刀法,用机器还真不灵。”说起机器切肉片,陈立新还参与过立式切肉片儿机的研制呢。但他知道这切肉再怎么机械化,也不能丢了传统的手艺,因为这是饮食文化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陈立新的手工切肉手艺,在全国清真烹饪大赛中获得过金牌。作为技能大师、非遗传承人的他,还编写了《涮羊肉加工技艺》教材和光盘,制订了弟子晋级的考试制度,就是为了培养出新一代的切羊肉片工匠。不久前,陈立新前往旧金山,参加东来顺在美国的第二家分店的开店仪式。看到中国饮食文化走出国门,他更加感到传承手艺的迫切性。他经常会让徒弟们,把他送给他们的切肉刀拿来让他看看。徒弟们知道,师傅不是看刀快不快,是看他们是不是把刀放在心里了。徒弟们对陈立新说:“师傅您擎好吧。人在刀在,老北京涮羊肉一准会儿传下去的。”什么是传承,在陈立新看来,传承就是要用一辈子去用心做好一件事。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