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三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中国共产党还要实现一个伟大转变,这就是要实现从管理型执政党到治理型执政党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治理现代化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治理现代化思想的引领下,我们党正在推进和实现三大治理的现代化即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治理现代化、全球治理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治理现代化。治理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贡献的具有全球意义的中国方案。

着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决心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也标志着治理现代化已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目标追求。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起全面改革总动员,出台了60项改革任务,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30多年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相比,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系统、协同、科学和全面。“治理”一词在《决定》中出现了24次之多。特别是《决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正是实现从管理到治理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所在。只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才能从管理走向治理,只有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把不该管、不能管的交给企业、社会和市场,一切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简政放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也是建设现代化的政府的必由之路。

治理的前提是法治,治理最高目标是善治。为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善治”一词的出现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今日中国走向善治。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配套出台了180多项对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举措。《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意味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要通过治理现代化的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中国伴随现代化的进程走向善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的两翼和双轮,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两翼和双轮。有了“两翼”和“双轮”做支撑,党中央配套措施密集推出和实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和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设立和建设雄安新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治理,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巡回法庭、推进监察体制改革等等,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

着力推进党的治理现代化

党的治理现代化即执政党治理现代化。党的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没有一个现代化的执政党就不可能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这样一个核心力量,不仅社会主义事业不能胜利,也不会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共产党是一党执政。在一党执政的政治环境下如何实现长期执政,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巨大考验。对于这个考验,我们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四自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长期执政的利器和法宝。如何才能提高“四自能力”,这就是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推进党的治理现代化,从而实现从管理型执政党到治理型执政党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拳反腐,铁腕治吏,通过打虎、拍蝇、猎狐等一系列反腐组合拳实现了“不敢腐”。为了实现“不能腐”,中央修订和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腐败的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等等,5年来中央共出台或修订近80部党内法规,扎紧了制度的笼子,真正实现了“不能腐”。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是法治化。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谋求和实现了“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在建立健全党内法规的同时,不断加强廉政教育,加强官德建设,以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教育党员干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正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持续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且使我们这个党更加开放和包容,更加贴近群众,更易于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五年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了“不想腐”的廉政和党风教育机制,强化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使党风、政风、社风出现了空前好转。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部署和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亮核心、定制度、抓基础,是一次全面从严治党的再动员,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全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使全面从严治党的法规更加健全、制度更加完善、体系更加科学,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

虽然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虽然一个不敢腐、不能服、不想腐的预防腐败机制正在形成,但是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反腐败斗争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指出的,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打击。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下最大气力解决腐败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要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构建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的科学的党建体系。随着国家管理、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不仅执政党的自身管理要向治理转变,而且执政党的执政方式也要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系统化的科学的党建体系,这个科学体系也是一个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党的治理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这个成功实践也创造了世界执政党治理现代化的成功范例。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