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功能逐渐显现。第一个显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就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文化供给质量,在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这是解决当前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抓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指的是供给主体的结构问题,也就是把改革的落脚点着力于有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以创意创新创造来引领供给,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增进文化民生的福祉、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文化供给增长的内生动力。
其次,要提升供给水平。供给水平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简政放权来实现。文化产业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不断创新,是为了提升经济产业层次赋予的新张力,同时契合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品质文化产品供给的需求。用“工匠精神”来加快供给侧创新,推动文化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产品、引领新消费。
以“文化+”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门类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引领时尚消费潮流和现代生活方式,实际就是不断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人民获得更多的文化感,更多的幸福感,在不断融入国民经济的大循环中使文化自信得到彰显。
第二个方面是通过消费。以消费来引领文化产业不断地融入到国家经济大循环中,契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激发民众文化消费潜能,促使文化产业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大循环。在这个新阶段,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有个统计数据,文化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2013年的47%上升到2017年上半年的63.4%,随着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居民消费正在由生存型、娱乐型、物质型向发展型、质量型、幸福型转变。国家统计局有一个抽样调查。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800元,从2013年到2016年年均增长11.5%,高于同期全部人均消费支出增速2.5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从4.4%上升到4.7%。如果要解决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尤其是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就要在引导文化消费中提高有效文化供给,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手段、方式,不断提高民众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情趣,显著提升大众的文化获得感,使文化自信得到不断彰显。
第三个方面,要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数字化技术应用,以创意融合驱动文化产业不断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跨界创业融合已经成为文化创业发展的新常态。创业融合也是经济新常态语境下提高文化产业新动能的有效方法。文化产业自身,正是以跨界创意融合来支撑着国民经济的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
总结一下,在宏观层面,文化创意融合表现为中观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产业的内在的关联和相互促进。在微观层面,文化产业各门类之间,以及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动能培育中,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在数字互联网+的支撑下跨界融合,不断助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