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詹万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6)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指明了方向。那么,为什么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怎样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怎样发展素质教育?如何加强我国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研究中心詹万生主任为您一一解答。

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五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人无德不立,学理科也好,文科也好,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你才能发展得更好,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团队里面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把事情做好。德行、思想道德素质是做人最本质最核心的素养。

身体、心理素质是基础。毛泽东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舟尔寓道德之舍也。……无体是无德智也。”身体是承载你智慧的船,是装着你德行的房子,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再高的智慧、再好的德行也没有了载体。无体即无德智,无心也无德智。心理不健康了,德行和智慧也发挥不出来。所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人成长发展的基础。

  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灵魂。每个人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艺术素质都不相同,有的人文科见长,可以在主持、写作、编辑等方面发挥特长;有的人逻辑思维见长,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有的人有艺术天赋,擅长唱歌跳舞,可以往这方面培养。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灵魂。对于学生来说,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抓住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成才,都在发挥特长的基础上走向成功,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宣讲家网:我们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詹万生:作为老师,责任重大。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遇到好老师。那么,什么是好老师呢?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和解惑。韩愈传的“道”是儒家的道,而我们现在传的“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发展过来的。我们现在的德育本身就是“传道”,是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有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有遵纪守法的意识,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就像刚才讲到,老师要“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我们既要做经师,也要做人师,要引领学生的人生不断前进和发展。这是建设教师队伍最重要的一点。当然,还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现在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的,都应该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都应该掌握好的教育方法,都应该具有很好的教学能力。教师也要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王曦:感谢詹老师来到我们的演播室,与我们分享您在教育方面的研究。

詹万生:谢谢网友们,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