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让考核“指挥棒”更精准

脱贫攻坚:让考核“指挥棒”更精准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夏更生1月3日在国务院扶贫办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宣布,2017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1月3日正式启动,河北、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7省区市省际交叉考核组1月3日奔赴被考核省,1月5日前22个省际交叉考核组全部开展实地考核,1月10日前第三方评估组也将全部到位。

2016年脱贫攻坚考核评估中,发现了哪些问题?考核评估如何聚焦精准,从而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如何让考核机制更为精准科学,既避免给基层增加负担,又避免出现考核覆盖不到位的问题?对此,夏更生和国务院扶贫办考核评估司副司长杨炼进行了详细回应。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脱贫攻坚考核体系日益完备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加快脱贫步伐刻不容缓。对于贫困地区的减贫成效,能否做出科学考评,关系着脱贫的质量和成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充分发挥脱贫攻坚考核评估制度的“指挥棒”作用,脱贫攻坚考核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成形。

夏更生介绍,在中央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等。各地也结合实际出台了脱贫攻坚考核评估政策文件,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脱贫攻坚考核体系。

然而,在实际的考核评估中,也发现了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

“2016年的考核,从22个省的情况分析来看,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杨炼介绍,一是脱贫的质量不高,存在“算账脱贫”、突击脱贫等问题;二是帮扶工作不扎实,有的地方一个干部要帮扶30多个贫困户、驻村干部重派轻管、脱贫兜底简单“一兜了之”等问题;三是政策落实不够精准,有政策空转的问题;四是资金方面,存在拨付比较慢,沉淀比较多,涉农资金整合比较缓慢的问题,此外违规违纪、闲置挪用的问题时有发生。

“两年脱贫攻坚考核的实践表明,党中央作出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的决策部署是正确的,考核评估很好地发挥了‘指挥棒’‘质检仪’和‘推进器’的作用,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夏更生说,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考核评估工作中还存在多头考核、层层考核、频繁考核、搭车考核,填表报数多,迎评迎检、干扰考核评估等问题。要认真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责任编辑:王玮玮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