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开拓性。我们为全球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这也是世界的机遇。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是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提出的。
到现在为止,4年多的时间,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很多西方国家,一开始是犹豫的,但现在也表态要加入“一带一路”计划,因为他们认识到“一带一路”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发展机遇,他们也不愿意错过这样的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伟大构想中,有一个内容特别重要,就是要实现互联互通。
第三,稳定性。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稳定性来自于和平发展,来自于大国担当。2014年,习近平同志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中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中国所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设立;中国加入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并组建8000人的维和部队;中国免除了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等等。
另外,中国的周边外交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亲诚惠容。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这些年,我们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和菲律宾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中国同巴基斯坦就南海问题达成共识;中俄签署天然气供应协议,从2018年起,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中老铁路举行全线开工仪式,中泰铁路签署政府合作框架协议,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先导段全面开工,中马就马来西亚南部铁路项目展开合作;东盟各国外长确认与中国达成的“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正是亲诚惠容的理念,正是我们的真情和真诚,才使得我们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
习近平同志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注和追求世界大同的奋斗精神,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意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