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好维护农民权益的“关口”。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工商资本下乡提供市场“接口”。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加快建立全省统一联网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探索财政支农资金市场化运作机制,打开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新“窗口”。探索将部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为村级集体股份,参与所支持的经营实体分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变为支农基金,实行滚动、有偿、可持续使用,做大支农资金“蛋糕”。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使农村成为投资的“风口”。农业农村投资当下已是金融抗周期性的热门产品。推广“银行+农合联+新型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经验,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有效扩大对农业农村的金融投入。
着力推进优先发展,强化乡村振兴硬保障
我们将切实把重中之重、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实到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强化政治保障。坚持党管农村工作,落实党委、政府责任,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共抓责任制,省里整合设立乡村振兴工作办公室,建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财力保障。健全农业农村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用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多途径增加“三农”投入。今后3年重点推进脱贫攻坚、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乡镇污水治理、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八大补短板工程,每年投入超过1000亿元。强化人才保障。把农村人才培养纳入全省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实施青年农场主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项目,培养一批农村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实用人才。强化正确导向。完善县市区“三农”发展综合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