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把握十九大的基本精神(3)

摘要:以党的领袖名字来命名党的理论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党的领袖在理论创新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理论工作者、专家、学者都可以为党的理论创新做出贡献,但是能够实现综合性创新,提出、发现、采纳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新认识、新见解,并且上升到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对全局起重大指导作用的,还是党的领袖。

三、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做了一个重大政治判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历史方位,指从哪里来,现在在何处,向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十九大报告用了“三个意味着”来表达,含义非常深刻。

第一,“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是“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意义。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重点解决的问题,成为“进入新时代”的标识。

第二,“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意味着”是就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而言的政治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巨变,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中公开宣称共产主义彻底失败了。面对严峻形势,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告诫全党,“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好像社会主义被削弱了,但是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关键是发展自己,“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担子重、责任大”,因为我们不仅肩负中华民族的命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某种意义上也肩负世界社会主义的命运和责任,所以要韬光养晦、埋头苦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也迎来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

第三,“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国改革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借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国家不一样,中国如果成功了,说明实现现代化不只有西方国家一条道路,这对于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十九大报告用了“五个是”来表述。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这表明新时代的事业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新时代才开始的,是从过去就开始的,所以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表明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这表明新时代的志向和追求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四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表明我们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前面四个“是”,是对于中国自身而言,第五个“是”对世界而言,中国发展起来了,要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据在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表述改变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不单关系和影响经济,也涉及和影响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方方面面。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又是历史性的变化,在新时代的30多年都起决定性作用。还要认识的是,同1981年那次概括的社会主要矛盾相比,这次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是否定意义的根本性变化,而是调整性变化,36年前的那次变化是根本性的——果断抛弃了长期使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有两个端点:一个端点是“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方面需求层次提高,以物质文化需要为例,过去要满足的人民群众需要是有饭吃、有学上、有房住,现在的人民群众需求是收益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等;另一方面需求范围扩大,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国家必须发展民主政治,加强人权的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享有平等发展权利,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另一个端点是对于社会生产而言。过去,我国社会生产落后,现在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已经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中国都居世界首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指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贫富差距等。“不充分”,指还有很大的潜力和余地,要挖掘潜力和余地,找瓶颈、找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发现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实现长足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十八大报告提了三个“没有变”,现在其中的第二个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但不会影响其他两个“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从1956年底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完成,到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这个初级阶段才走过60多年,还没有结束,也不能结束,所以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