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 百业兴(2)

道路通 百业兴(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

摘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农村才会有人气、财气,才能有振兴的基础和资本。隆冬时节,记者深入四川藏区、沂蒙腹地、浙江山区,探访“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成效,体味群众出行不再难的欢欣,见证乡村振兴的新气象。

四川小金——

筑路奏响脱贫曲

种玉米、土豆,亩均年纯收入500元;种酿酒葡萄,亩均年纯收入5000元。

想脱贫,种啥更管用?

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对小金县农民而言,却是个难解的大问题。账谁都会算,可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有想法,有胆量,就是没路。

看看小金县的地理位置就知道: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端,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在这个深度贫困县里,一半行政村建在高半山上,耕地都在七八十度的山坡上。人爬上去都费劲,哪还伺候得了“金贵”的酿酒葡萄?

对于出行,当地群众这样自嘲:“看见屋,走到哭;望着山,走得瘫。”下马厂村村支书黎国林说,过去村里都是羊肠小道,难走不说,安全隐患也大。

如今再到下马厂,中巴车从山脚下沿路而上,可以一直开到海拔2600多米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经过几年建设,全村已拥有基地路2公里、产业路8公里,实施窄变宽和翻砂整治工程3.3公里。

曾经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脱贫攻坚的“聚宝盆”。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进入快速发展期,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村里23户贫困户、93人都参与了酿酒葡萄种植,到2017年全部实现脱贫。

“他现在肥得很!”几个妇女一边给葡萄树剪枝,一边打趣站在一旁的兰国华。他家种了5亩葡萄,收入非常可观。

“国家政策好,路修得好,车子开到地头上,小型机械也能进来,收葡萄的时候,五六天就能忙活完。”55岁的兰国华,种了几十年地,有着深切的体会。只有239户的下马厂村,如今各种生产生活车辆已有七八十台。

像下马厂村一样,在小金县,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正越来越畅通。通过持续攻坚,小金率先在四川民族地区实现了“通乡油路100%、村道硬化率100%、农村公路安保基本全覆盖”的目标。

路通了,产业也发展起来。2014年以来,小金县建成农村产业路1650公里,带动发展生态蔬菜、特色水果、酿酒葡萄等五大优质生态农产品基地7600余亩,建成牦牛标准化养殖场54个。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7.58%下降至目前的2.85%。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