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生:明清之前的才女文化(3)

摘要:清朝以后,诗歌是女子才华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唐宋时期却并不主张女子写诗作赋。直至元代,这种风气才慢慢地开始发生变化。比如这个时期的才女班昭、曹大家、宣文君等,她们的才女之名都并非源于诗词。而如李清照之类的才女,在那个时代却被批为荒淫放肆,说她“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未见如此无顾籍也”。

在唐中宗时期,上官婉儿成为了诗学或者说文学界的领袖人物。《唐诗纪事》卷三记载:“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赋诗,群臣应制百余篇。帐殿前结彩楼,命昭容选一首为新翻御制曲。从臣悉集其下,须臾纸落如飞,各认其名而怀之。既进,惟沈(佺期)宋(之问)二诗不下。又移时,一纸飞坠,竞取而观,乃沈诗也,及闻其评日:二诗功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陟健举。沈乃伏,不敢复争。”这是评宋之问、沈佺期两个文学家诗歌高下的故事。有一次,中宗高兴,凑了一个诗会,要选出一篇最好的诗。然后就搭了一个彩楼,大家把写成的诗交给上官婉儿了,其中很多诗都被上官婉儿从楼上扔了下来,就剩下宋之问和沈佺期的两首诗没有扔下来。最后又扔下来一首诗,一看是沈佺期的诗,所以宋之问取胜。上官婉儿对沈佺期的评论是,沈佺期的诗最后两句诗气已尽,而宋之问的两句诗是气犹在,也就是说后劲儿很足。沈佺期听了之后,心服口服。上官婉儿引领当时文坛的走向,进而影响到了唐朝诗歌的发展。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实际上,中国古代对于妇女受教育或者说妇女有文化,是并不反对的。比如《孔雀东南飞》这首最早的叙事诗中就讲到,焦仲卿的妻子刘氏“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唐朝士大夫李华在《与外孙崔氏二孩书》中也提到:“妇人亦要读书解文字……当学读《诗》《礼》《论语》《孝经》,此最为要也。”所以在唐朝有很多有学问的女子,比如著名诗人元稹,八岁时父亲去世,从小就是母亲教他诗书,后来元稹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功名。所以史书称赞他的母亲是贤明夫人。没有很深厚的文化积累,元稹的母亲不可能教育出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儿子。

唐朝孟昌期的妻子孙氏,非常善于写诗。有一天,她把自己所作的诗集都烧了,认为“才思非妇人之事”。所以,从唐朝到宋朝是不太提倡来做诗的。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在《家范》里对女儿说:“至于刺绣华巧、管弦歌诗,皆非女子所宜习也。”明末清初以后,诗歌是女子才华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而在唐宋时期,却不太主张女孩赋诗、写词,像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大家对她的词非常欣赏,但宋代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却说她“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对她的词还是有批评的,说女子不应该写“闾巷荒淫之语”。因为诗词是抒发人之情感的,那么也就很可能被认为有抒发得不当之处。

元代才女管道升是书画名家赵孟頫的妻子,擅书法、绘画、诗词,其最著名的词是《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管道升的丈夫赵孟頫给她写的墓志铭里说:“夫人天姿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翰墨词章,不学而能……心信佛法,手书金刚经至数十卷,以施名山名僧。天子命夫人书千文,敕玉工磨玉轴,送秘书监装池收藏。因又命余书六体……且曰:令后世知我朝有善书妇人,且一家皆能书,亦奇事也。又尝画墨竹及设色竹图以进,亦蒙圣奖,赐内府,上尊酒。尝谒兴圣宫皇太后,命坐,赐食,恩意优渥,受知两宫,可谓荣矣。”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