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无限活力
马克思主义发展经历了“三个七十年”的曲折历程。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之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主要在欧洲,重点是进行理论传播,武装工人阶级,鼓舞工人和各国资产阶级政府进行抗争。由于当时的欧洲,一国的工人力量太薄弱,所以马克思在那时的设想是共同胜利。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从理论上升为实践,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社会主义从理论上升为实践。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点在俄国,但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也受到重大挫折。
1978年我国提出改革开放,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了我们要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在中国大地上得到发扬光大,而且结合中国实际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今天来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了我国。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也使马克思主义的活力重新绽放。
(二)《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经过28年的努力建立了新中国,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发展。
从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同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我们在探索让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但是毕竟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我们将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了下来。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代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
今天,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以我们要开辟一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这同时也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三)为坚持和积极实践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指明方向
马克思在1865年4月在《自问》中回答女儿“您的特点是什么”时写道:“目标始终如一”。马克思主义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实现劳动者的解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一生的追求,也是他一生的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宗旨是什么?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奠基人、新中国的奠基人毛泽东同志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六位亲人的生命;邓小平同志提出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人富起来的道路,他始终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习近平同志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四)为我们党始终保持不断创新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在写《共产党宣言》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批判精神。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正是用他的思想、学说推动世界的改变。他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批判精神是马克思始终保持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所以我们必须要同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同一切妨碍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势力作坚决斗争,要围绕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
今天的报告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