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王小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进高质量发展——2018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

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主要是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使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8.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包括坚定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绿色发展作为最主要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包括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污染防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9.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是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最主要经验。

(四)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回应热点难点

这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特点。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价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里我举三个例子。

1.对儿童托育中育儿过程加强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入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并补充了“重视对幼儿教师的关心和培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儿童托育中育儿过程加强监管,一定要让家长放心安心”。这就是政府直面热点难点、回应社会关切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2.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提出“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调控最终要通过长效机制,就是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这也是政府直面热点难点、回应社会关切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3.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美国拿不公平贸易当借口搞保护主义遏制我国贸易,要求我国减少1000亿美元贸易顺差。而我国的贸易顺差没有那么多。那么,1000亿美元贸易顺差到底是怎么来的?国内学者,包括我个人认为,是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形成的利润、形成的结余。但是,特朗普不认帐,并且说这是不公平贸易。实际上,特朗普是拿不公平贸易、国家安全当借口搞保护主义遏制我国贸易,借知识产权遏制我国制造强国战略。这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影响。

实际上,更大的贸易顺差不是我国2018年经济发展目标。等一会我在讲政府工作报告第二部分内容——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的时候,会讲到2018年经济发展目标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美国要缩小贸易逆差,我国要缩小贸易顺差。但是,我们向美国进口,美国对高端的一些设备、一些技术搞禁运。我们讲,中国的贸易顺差跟美国实行的贸易政策有关系。

中国愿意扩大开放,引进一些高端产品,进口一些高端消费品,包括一些生产资料。实际上,中国的服务业贸易逆差还是很大的。

对国际上的关切,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了回应,提出“放宽或取消银行、证券、基金管理、期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外资股比限制”。过去一直有股比限制,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非银行金融领域要放宽外资股比限制,可以让外资持有更大的份额,最终“统一中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标准”。这不是姿态,是政府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积极应对,是对国际关切的回应。

二、2018年宏观经济预期目标及政策取向

(一)2018年宏观经济预期目标

1.GDP增长6.5%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8年宏观经济预期目标,实际上对社会、对世界都是一种承诺。我国宏观经济预期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一定的弹性区间。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7%左右左。不是7%以上,而是7%左右左。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6.5%-7%。这也是区间。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6.5%左右。我理解“左右”就是在0.5个百分点上下浮动。2017年我国GDP增长6.9%,差不多达到了预期目标上浮的最高线。所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

除了越来越倾向于有一定的弹性,宏观经济预期目标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明明可以增长再高一点,但是政府不再追求高增长。这点在过去五年发展目标制定上,包括2018年新的五年开始,都是尊重这个原则的。所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这是非常好的经济增长的目标设计,是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2018年经济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定在6.5%左右,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是有非常大的把握的。

2.突出就业目标优先。有时候,市场很在意经济发展的百分点。当经济增长高了0.1个百分点、高了0.2个百分点,就觉得经济马上就要起来了;当经济增长低了0.1个百分点、低了0.2个百分点,就觉得经济变糟糕了、出现问题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儿。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是正常现象,在一些外来因素冲击下,出现一些大的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增长的百分点不是政府最关注的。

政府关注的是什么?是就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越来越突出就业目标优先,政府工作报告讲就业的目标有三个: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以往讲就业的目标有两个:城镇新增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过去这两个指标定得还偏低,现在开始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一方面,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就业目标持续上升,这说明政府对就业的重视,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信心。

除了城镇新增就业指标,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一般都定在4.5%以内。2017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有3.9%,降到4%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5%以内,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指标。

除了这两个就业指标,政府工作报告还新增了一个指标,就是“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为什么新增这个指标呢?政府报告指出,“城镇调查失业率涵盖农民工等城镇常住人口,今年首次把这一指标作为预期目标,以更全面反映就业状况,更好体现共享发展要求”。一方面,突出了就业目标优先;另一方面,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就业状况。

3.不再设置货币增长目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我认为广义货币M2不能完全反映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因为M2的变化跟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去杠杆化”有很大关系。反映我国货币政策的松紧度,我觉得狭义货币M1可能更有价值。政府工作报告不再设置货币增长的数量指标,同时强调,“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就是说不能出现流动性剧烈波动,防范金融风险。

4.设置两个平衡指标。一是居民收入。政府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二是国际收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一个经济指标,是一国宏观经济好坏的重要反映。2017年我国实现了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宏观上起到了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这是关于效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关于污染防治的数量指标,是按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这一目标要求,提出的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

6.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过去不太提宏观杠杆率指标。我国现在宏观杠杆率偏高,特别是企业杠杆率偏高。政府非常重视,强调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三大攻坚战第一个就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有效有序防控各类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不能放大宏观杠杆率,使各类风险放大,甚至释放,威胁到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这不是新要求,但是比较紧迫的任务。我国不会发生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的金融危机,因为我国的体制决定了各类风险是可控的、是局部的、是可以防范化解的,不会造成放大效应。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要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配合。今天我主要讲两大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什么叫取向不变?就是财政政策继续保持积极。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保持很长年份了。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从2005年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双稳健”政策一直持续到2008年,从2009年起又开始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的时间很长,我国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产业政策确实应该长期保持积极的状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

一是2018年赤字率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政府对赤字率很重视,提出2018年“赤字率拟按2.6%安排”。按照国际标准,将赤字率控制在3%以内。

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但是从赤字率角度,2018年反而有所收缩。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国2017年经济发展比较好,财政收入增长比较快,企业效率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稳定在6.5%-7%之间是有把握的,财政赤字稍微松一点有好处。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再追求更高增长;二是财政赤字减少一点,未来可以适当地调节财政扩张。

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但是实际上有所缩小。这对我国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并不会真的紧缩。为什么呢?因为财政政策还包括税收政策、减税政策。我国的减税目标应该说是逐步提高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规模。

二是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力。这几年我国一直在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主要是增加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特别是要考虑到生态补偿、整体功能区政策的实施,考虑到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特别是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2018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还是增长很快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长10.9%”。

三是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用在基本公共服务上,而专项性转移支付是用在结构调整、用在产业政策上。公共财政主要是扩大公共性、普惠性的财政支出比重。

四是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这体现了结构性导向。财政政策是结构性政策,是调整结构、优化结构的重要工具。

五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2.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假如把1978年到现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作一评估,我认为政策平均值在中性偏上,也就是说我国的货币政策平均值是偏松型的。从整体来看,2017年的货币政策要比2016年的紧,2018年的要比2017年的紧,但我认为总体还是有点偏松的,不用担心货币增长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是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在不断优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尽管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最接近中性的,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增强。2018年会保持这个态势。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国内物价稳定、汇率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二是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在资本市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什么意思呢?股票市场要发展、要有活力,不能有很大的风险,要形成慢牛市场,投资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如果大起大落,一搞变成熊市,最后伤害的是谁?是股民,同时也伤害我国的投融资体制,企业从资本市场得不到想要的资金。资本市场要通过深化金融改革形成有效市场。只有稳定的不断上升、不断优化的资本市场,才能保证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提高。

责任编辑:吴自强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