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始终如一
这是“科学态度”上的始终如一。
在《宣言》的七篇序言中,最鲜明的一个亮点,就是他充分表达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待他们自己所著的《宣言》的态度。他们强调:“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宣言》中的一般原理和原则是完全正确的,必须坚持;《宣言》中的一般原理和原则只有在实际运用时才能显示其价值、意义和生命力;在实际运用基本原理时,一定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具体实际;只有遵循唯物辩证法,这种结合才能既使基本原理指导实际,又能丰富和发展基本原理,否则就会走极端,要么走向教条主义,要么走向狭隘的经验主义或主观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这种自我批判、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品质,为我们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树立了标杆。
中国共产党人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始终强调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大力反对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他发表的《实践论》《矛盾论》,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邓小平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讲新话。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质上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这些创新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又注重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作者:韩庆祥,系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一级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