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宾:传统中国画的正确欣赏方式——“浸润”(4)

摘要:当前很多人对国画的欣赏只停留在表面,对其的理解只是符号式的解读,并没有真正的看懂、读懂传统中国画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思想精华。我们的视觉感知系统被过分标准化了。在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时候缺少了一种东西——“浸润”,应该有气韵生动的感觉。

五代的画到了现在,已经变得黑乎乎的了。一般人在那张画面前看一眼就走了。我想大家也有去博物馆的经验,不要贪多,尽量只看一张,你看十分钟和看五秒钟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也问过我的学生们,我说怎么去研究一幅画呢?有的人说,研究骑在马上的人,他的身份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个人画在上面,这个人是什么朝代的等。这样的研究当然很有价值,但是这样的研究只是一个中间层面的研究,是知识学的研究。在这之上还有更重要的层面就是感知或者审美体验。我在博物馆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这张画是北宋的,好值钱呀,拿出去以后可以卖五个亿。还有就是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开始讲历史故事了。这样欣赏国画是没用的,这些和画本身的感知没关系。其实面对画的时候最好是你和画面的直接面对。

还有一些人评价中国画的时候总说画的什么啊,看不懂。我要和这些人说,徐悲鸿、齐白石你们知道吧。民国时期厉害的画家不下一万人,但到现在你还知道几个?我说的是国画。再过一百年、五百年,还能留下几个?一百年能留下一两个就不错了。

现代中学教育中的语文解读模式是集中化、符号化,是一种典型的意义明确化的解读模式。我们习惯在读散文、小说的时候,要知道文章说了什么,而忽略了去感知整个文本的流畅以及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其实整个文本的艺术魅力并不在于说了什么,而是在于怎么说的。绘画也是这样,关键在于怎么画的。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