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鄂振辉:维护公平正义 保障合法权益 为实现中国梦保驾护航(上)——学习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精神(3)

(三)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与时俱进,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做好司法审判工作。

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主要有:积极开展破产审判工作,健全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依法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制定公司法司法解释,规范公司治理,加强股东权利保护;促进公平交易和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举个例子。内蒙古农民王力军在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从粮农处收购玉米卖予粮库,当地法院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之后,最高人民法院认为,王力军这一行为,在粮农与粮库间起了桥梁纽带的作用,没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并要求当地中院进行再审。最终,王力军改判无罪。

服务经济发展重大战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为我国企业参与境外贸易、投资等提供司法保障措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北京、天津、河北法院建立协作机制,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

依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加强金融审判工作意见,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加强产权司法保护。产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加强产权司法保护17条意见,依法审理各类涉产权案件,从严惩治损害企业家、创业者合法权益和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再审3起重大涉产权案件,其中直接提审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另外,通过出台改善营商环境、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等意见等,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着力营造保护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法治环境。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发布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纲要,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作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出台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等意见,制定环境公益诉讼等司法解释,通过审理环境民事案件,坚决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依法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探索实施环境修复司法举措,促进生态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及个人的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那就要对责任人进行惩罚,使其在力所能及范围能承担修复职责。比如,宁夏法院审结腾格里沙漠环境污染公益诉讼系列案,责令8家企业投入5.69亿元修复受损生态环境。这一举措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服务全面开放新格局。通过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当事人协议选择中国法院解决纠纷,为我国赢得了国际声誉。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

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法院努力保护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合法权益。比如,制定关于劳动争议、食品药品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司法解释;明确工伤认定标准;加大对恶意欠薪的惩处力度;妥善审理涉及承包地“三权分置”、征地补偿等案件,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妥善审理涉及扶贫、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等案件,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另外,一些旅游热点地区的法院专门设立旅游法庭,就地化解旅游纠纷。

维护婚姻家庭和谐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全国妇联等14个单位建立家事审判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在山西、江苏等地118个法院开展家事审判方式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家事案件冷静期、心理测评服务等制度。制定审理夫妻债务纠纷司法解释,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认定标准,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全面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切实维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法院在审理婚姻家庭案件过程中,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纠纷,维护中华民族重视家庭的优良传统,让家庭成为人生的幸福港湾。

妥善化解行政争议。行政争议就是官民之间的争议。法院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通过司法审查支持“放管服”改革,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妥善审理征地拆迁等案件,支持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维护被拆迁人合法权益。另外,配合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工作。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可以增强政府官员的法治意识,使他们在用权过程中能认真看待并真正维护好公民权利。这是我国法治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法院在配合推进这项工作中,坚持依法裁判和协调化解并重,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

努力方便群众诉讼。老百姓对此最直接的体会就是立案容易了,打官司简单了。比如,推广安徽合肥的“互联网+诉讼服务”经验,全国86%的法院建立信息化诉讼服务大厅,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这就是现在强调的,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宣传部联合开展“用公开促公正,建设核心价值”主题教育活动,在审判工作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比如“狼牙山五壮士”名誉侵权案,《炎黄春秋》时任执行主编洪振快发表文章,抹黑诋毁“狼牙山五壮士”,侵害了英雄的名誉及荣誉。对此,法院依法审理,坚决维护英雄形象。再比如,法院依法审理“医生电梯内劝阻吸烟案”“朱振彪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案”,让维护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受到鼓励,让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受到惩戒,让见义勇为者敢为,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赵苇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