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创新发展40年(3)

摘要:中国式创新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巨大的市场规模的有机结合,快速迭代的创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基本成型,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研发大国,但在创新主体、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创新人才、成果转化、创新文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中国式创新仍然在路上。

二、中国创新体系的建设

中国式创新经历了若干阶段,从技术来源看,中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放初期的全面跟踪引进,到后来合资合作加自主创新,再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完全的自主创新。总体上来说,我国在科技发展上已经由全面跟踪进入了“三跑并重”的阶段。也就是说,一部分是领跑,一部分是并跑,还有一部分是跟跑。但这“三跑”并不是平行的,跟跑所占的比重仍在一半以上,而领跑所占比重只有1/7。接下来,我们要由跟踪转向自主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并跑和领跑为主。当然这仅仅是一千多个技术领域的综合评价,各个技术的重要性并不完全等同。

从创新的作用来看,最初我们是通过创新来带动和支撑经济转型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起之后,创新的重点是支撑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现在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主要的作用就是引领经济的发展。

从创新的体制来看,早期的创新是产学研合作,后来逐步借鉴国外的经验,引进了像孵化器、科学园这样一些创新概念,逐步建立起一些区域性的创新网络。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到今天,国家创新体系基本成型,中国的科技创新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

从创新的概念来看,我们最早提出的是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性创新这样一些概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自主创新的概念,“十二五”规划又提出协同创新的概念,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我国的创新体系逐步完整,创新概念不断深化。

商业模式创新是我们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才认可的一种创新。长期以来,我们所熟悉的都是从科研机构和大学研究出技术后转给企业生产,批量生产之后,就认为创新到此结束。实际上,商业模式对于技术创新来说更为重要,过去很长时间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成果转化总是难以突破,就是没有认识到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2000年以后,一些互联网企业依靠新型商业模式,对传统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国内外都开始高度关注商业模式问题,包括美国政府,甚至对商业模式的创新授予专利。这也启发我们如何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使技术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最大的盈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特色。过去我们的研发主要依靠的是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包括一些大企业的研发机构,都是小众创新。美国的创新实践表明,有一半的创新成果来自于小企业。小企业的创新,虽然大多创新成果水平相对比较低,作用的领域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对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就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正式把国家创新体系延展到大众创新领域,2017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双创”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另外,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在各地建立了一批众创空间,这些众创空间为大量的科研人员,特别是大学生和民间创新者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和条件。随着这些众创空间的建设,形成了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培育了一批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形成了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使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双创”在宏观和微观目标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初步统计,到2017年,实施“双创”近三年,中国就业大学生创业率稳定在3%左右,大学生创业率6年接近翻番,每年创业大学生超过20万人,主动创业比例超过了90%。有人说,大学生创业90%都失败了,这可能是对于创新的一种误解,创新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成功,90%的失败率是正常的,但是这种失败并不意味着损失,对于这些大学生来说,创新的失败是他们获得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经途径,他们从失败当中获得了创新创业的经验,很有可能一批未来的企业家就从这些经历过失败的大学生当中产生。《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5—2016》数据显示,73.16%的创业者在校期间学习成绩排名在前30%;76.2%有学生干部经历;65.7%有勤工助学经历;21.42%是中共党员。这表明真正勇于去创新创业的都是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人,“双创”为这些人提供了创业的机会。

2016年,全国众创空间的数量已经达到4298家,与36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加速器形成的企业孵化链,服务了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近40万家,提供了近180个岗位。2017年,众创空间的数量仍在逐渐增加,已经达到了5379家,形成了从产品创意到产品生产全服务的生态体系。随着深入发展,“双创”对于中国创新产业的推动作用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于中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