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盛夏的“潜伏者” (3)

蝉,盛夏的“潜伏者” (3)

摘要:一只蝉从幼虫羽化而来,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破土而出飞上高枝,寿命也只有一夏而已。

4.尚蝉习俗自古有之

虽然多数现代人对蝉并无好感,但在中国文化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人员发掘了辽宁东沟后洼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22件石雕人像和动物像穿越了约6000年的时光走进现代社会,其中就有一件滑石雕刻蝉形坠,中有穿孔,应是人随身佩带的坠饰,这是我国发现得最早的蝉形石雕。考古人员认为,在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这些小雕饰不仅用于审美,更多的可能是寄托了先民的崇拜。

不仅如此,考古人员在多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墓葬中,蝉形石雕、玉雕不在少数。尤其是商代中期至西周初期的青铜器上,蝉纹形象广泛用于鼎、爵等祭祀所用容器中,且特征明显:大目,近似长三角形的体型,腹有横状条纹,有的有足,有的近似于蛹。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中,曾出土了一件长约70厘米的条形青铜大刀,两面近脊处分饰11组首尾相接的蝉纹,十分罕见。琮是上古时代玉制礼器中最重要的一种,出土量不多,一般出自大型祭坛或权贵墓葬。在著名的殷墟妇好墓中,共出土14件玉琮与琮形器,其中一半雕有形象生动的蝉纹。这都说明先民已形成了对蝉的崇信与希冀,而这多与其“死而复生”的寓意有关。

不仅如此,蝉还入诗入画,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其貌不扬的蝉却早早地“小露锋芒”。《诗经·七月》中有“四月秀萎,五月鸣蜩”;《楚辞·招隐士》中也有写蝉,尽管只是纯粹的写物,并没有寄托情感或运用修辞效果。而晋人郭璞的《蝉赞》大约是最早颂扬清洁的咏蝉诗之一,“虫之清洁,可贵唯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此后的诗文大多以此为宗,树立了蝉出污不染、饮露不食的高贵姿态,因而古人对它特别偏爱,蝉也成为许多文人大夫自诩的人格象征。汉魏后,咏蝉的诗词增多,像曹植的《蝉赋》以写蝉来感叹生世,就是其中的名篇;而到了唐代则达到了顶峰,出现了“咏蝉三绝”,即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以及李商隐的《蝉》,托物言志,这里的蝉已经超越了昆虫本身,作者为其赋予了人类高尚的灵魂。与“咏德”相比,“咏声”的作品更是不少,如白居易《答梦得闻蝉见寄》:“人貌非昨日,蝉声似去年”;贾岛的《风蝉》,“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在思想内容上侧重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等几类,更为丰富多彩。

相关链接

小昆虫或懂计算数字

据英国媒体报道,有专家称,虽然昆虫的大脑极小,但可能与个头较大的动物一样聪明,甚至有意识。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称,根据计算机模拟显示的结果来看,昆虫大脑里的神经回路可令昆虫产生意识。昆虫大脑模型显示,完成一次简单的计算过程仅需几百个神经细胞的活动,而几千个神经细胞的活动足以使高级动物具有意识。可见,昆虫的大脑要胜过一个智能化的“活生生的机器人”。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心理研究中心的拉尔斯教授在《当代生物学》杂志发表文章称:“脑容量较大的动物未必聪明,我们知道动物个头的大小是预测其脑容量的一个最佳方法,然而和现在流行的观念相反,我们不能根据动物的脑容量来预知它们的智能行为能力。通常我们在脑容量较大的大脑中没发现更复杂的状态,仅仅看到相同的神经回路在反复、连续不断地重复。这可能会给大脑中记忆的图像或声音添加细节,但不会增加任何的复杂程度。使用计算机模拟可以看出,在许多情况下较大的脑容量可能相当于较大的硬盘,但未必是较好的处理器。”    

动物之间的脑容量差别很大。鲸鱼的大脑重达9公斤,有2000亿个神经细胞。人脑重量介于1.25公斤至1.45公斤之间,估计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相比之下,蜜蜂的脑重量仅有1毫克,其神经细胞也不足百万个。但科学家指出,许多脑容量的差异仅存在于特殊的脑区。

研究表明,较大的动物也许需要较大的脑容量,因为有更多的东西需要控制,如使大块肌肉运动就需要更多的神经。通过对昆虫大脑的研究,科学家表示,使用非常有限的神经细胞便能进行大量的“高级”思考,小小的昆虫有可能会懂得计算数字,不要以为脑袋大就聪明。

不可不知

蝉家族中的“明星”

说起蝉,很多人的脑海里就与黑乎乎的肉虫子挂钩。其实并非如此,蝉中也不乏有“颜值”,有“才华”的。

“跳高冠军”沫蝉:因其幼虫总是被包裹在泡沫中,故而得名。最近的研究表明,沫蝉已经取代了跳蚤的地位,成为自然界新的“跳高冠军”。当遇到天敌时,沫蝉能在一毫秒的时间内释放全部能量,身长只有6毫米的虫子跳跃高度可达70厘米,相当于一个正常人往上跳200米。这得益于沫蝉后腿内侧长有大量肌肉,好似一张弹弓。    

“伪装高手”角蝉:它的角不像兽类那样从头骨里长出来,而是由胸部的前胸背板形成的。不同种类的角蝉,角的式样也有所不同。当高冠角蝉停栖在枝条时,头上的“高冠”会让人误以为是一截枯枝;三刺角蝉落在长有棘刺的树木上,它那根向后伸出的刺混在其中,令人难辨真伪。此外,这些貌不惊人的小虫还会打“配合”,几只、十几只角蝉同时停栖在一根枝杈时,它们会等距排开,看上去像是真正的树杈,轻易地就会骗过敌害,保护自己。

本版供图/视觉中国

本文关键词: 沫蝉 盛夏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