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着力点(2)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着力点(2)

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势必需要在技术、人才尤其是资金等要素安排上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要围绕农村资源做文章,把土地等一切资源变资产,解决“钱”从哪来、如何偿还的问题。

打造特色融资新模式,解决“怎么贷”问题

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融资模式,打造一套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特色融资服务体系。

创新信贷产品。梳理整合现有产品,形成以服务乡村振兴为核心的产品体系,提高品牌识别度。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快速开发产品,开发类似扶贫过桥、整体城镇化的统领性引领性产品的同时,针对不同经营主体量身定做创新产品,拓宽农发行信贷业务的深度、广度,确保支持乡村振兴产品的全面性、精准性、可操作性,在准入条件、利率政策、贷款期限等方面体现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特色特质和优势。如贷款期限合理,宜长则长应短则短,与现金流匹配;贷款利率优惠,适当利长远。

市场化运作模式。坚持与政府合作和市场化运作“两条腿”走路,既发挥政府引导优势,又发挥市场化优势,做好政策整合、资源整合,创新支持模式。重点在承贷主体、支持模式、还款来源、贷款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积极开展以涉农资金整合、政府授权自营、财政专项资金奖补、企业综合收益覆盖等为核心的融资模式创新,重点围绕财政补贴、土地资产、现金流做文章。如围绕“财政补贴”,深化“整合财政补贴资金还本付息”方式,主要适用于地方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区域,项目第一还款来源为涉农财政补贴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和本级的收入。项目第二还款来源可采取保证、抵押、质押担保相结合的贷款方式,同时追加办理整合资金款项应收账款质押。

创新担保方式。着眼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创新担保模式。如“政银保”模式,由保险公司为贷款主体提供保证保险,开发性金融提供贷款,政府提供保费、贴息补贴和风险补偿支持,通过财政、信贷、保险三轮驱动,共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银担”模式,由政府扶持或直接出资设立的担保公司,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信贷项目予以担保,开发性金融再发放贷款,同时政府对政策性农业担保公司担保费用补助和风险代偿补助,确保可持续运营。二是创新担保范围。拓展包括承包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以及农业机械和设施、存单抵质押等在内的担保方式。

提高办贷质效。一是研究制定服务乡村振兴的相关配套制度办法和信贷管理实施细则,下发分条线、分品种的信贷业务操作标准和模板,确保基层行在贷前、贷中、贷后有规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根据农业项目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适当提高贷款风险容忍度,按照尽职免责、失职问责的原则实行绩效挂钩、限期清收与违规问责相结合。

完善机制保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背后不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的有力支撑。一是争取支持乡村振兴激励机制。对支持乡村振兴贷款实行增量奖励政策,在财政性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支农再贷款、PSL资金、债券发行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二是进一步加大资源配置力度。在加大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综合考核力度的同时,制定针对服务乡村振兴中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等重点方面的专项激励。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