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王长存:如何宣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

三、怎么向基层宣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既要心中有文,又要目中有人

心中有文,就是要通过熟读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论述,并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达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触类旁通、运用自如的程度。有些重要的思想、重要的概念、重要的观点、重要的原理,要做到口熟能详,这才叫心中有文。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重要文献都要烂熟于心,重要的东西要口熟能详。当年,我读坏了三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前两本都翻烂了,先用胶带粘住,后来又不能用了,再买一本新的。因此,邓小平同志的好多话基本上我都能朗朗上口。因为那时候我讲课,老用邓小平同志的话,不做到烂熟于心,不做到触类旁通,就没法讲邓小平理论。你们今后要想宣讲好理论,起码要深入学习并全面系统掌握跟这个宣讲课题相关的东西,应当做到烂熟于心,应当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你自己都没有很好地熟读相关内容,都没弄明白,你怎么讲啊?讲出来也是生搬硬套,这是不行的。讲课不是念课,也不是背课;念课不行,背课也不行。理论宣讲,既不能念稿也不能背稿,讲解的内容必须是从自己脑子里“涌”出来的。同志们,学习理论不做到烂熟于心,不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你的脑子里怎么能“涌”出思想来呢?你讲出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过你的研究、经过你的归纳概括、经过你的联系实际思考的。念不行,背也不行,背还经常容易背错。我讲课几十年都这样,到哪里讲课都是这一张纸,从来没有拿过更多的东西。为什么呢?我在石家庄陆军学院拿着2万多字的讲稿讲课失败过一次,再往后就不敢拿了。后来,我摸索出一个办法,就是把写出来的详细讲稿变成一张纸的提纲,这个提纲只有我自己能看明白,写上两个字就代表一段话或者一句话,写上两个字就是一个例子。这个浓缩的过程是再备课的过程、打腹稿的过程。这样讲出来才是讲课,而不是背课,也不是念课。后边我还要讲到这个事,这是顺便说一下。

真正做到心中有文,一是靠平时学习研究打的功底。平时没有学习研究,临时抱佛脚肯定不行,必须要有通过理论学习、理论积累打下的基础。二是备课深抓细严、下苦功夫。哪一堂课都得认真地备。

目中有人,就是讲课要自觉地面向和服务于听众。自觉地面向和服务于听众,就是眼睛要看着听众、心里要想着听众。有下面几点意思。

第一,树立讲课就是为听课人服务的思想。要尽可能地了解和适应听众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讲课的人就是为听课的人服务的,不为听课的人服务讲什么课啊。讲的时候得有针对性,就得释疑解惑,使人听了以后感到确实有帮助,确实解渴,确实管用,听了和不听就不一样。没有为听课人服务的思想,你就没有讲课的资格,我说讲课就是服务。

第二,要以平等的身份、讨论的方式、商量的口气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能居高临下地训人。不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听众,而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训人,有的时候即使讲得对、讲得好也会起副作用,引起人家反感。年轻同志出去讲课,既要理直气壮讲真理、说服人,同时又要平等待人,与大家探讨问题,不要居高临下,不要自视高明、看不起听众。这一条非常重要。

第三,要努力适应不同对象的需求和理解接受能力,力求做到雅俗共赏。我们给基层讲课。基层群众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处境不同、对现实的满意度不同……什么样的人都有。我们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大家听进去并接受,就得研究不同对象的需求和理解能力。如果听众各种人都有,我们就得争取讲出雅俗共赏的东西,使文化低的人能听懂,情绪不好的人能接受,情绪好的人听着高兴。另外,面对听课对象不一样的时候,就要在语气上、举例上有所调整,尽可能适应不同听众的情况和需要。我们讲课是讲给人听的,你不了解人,你不为人服务,你不适应他的需要,这是不行的。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