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国际> 正文

宋伟: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发展历程

宋伟

宋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点此观看完整视频

点此观看视频专辑

点此浏览课件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使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使中国外交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多边外交、主场外交、首脑外交等,越来越多。如今,我们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宋伟教授做客宣讲家网将带您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我国外交发展历程。

主持人:宋老师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

宋伟:主持人您好。

主持人:改革开放是基于什么作出的战略判断?

宋伟:改革开放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为什么在这次全会上中国领导人要作出这样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呢?主要是基于一个新的时代主题作出的判断——世界发展的主题已经从“战争与革命”变成为“和平与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还是“战争与革命”。战争,主要指的是帝国主义战争;革命,更多指的是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实质性的大变化,导致时代主题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那么,国际形势的变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个方面,核武器的出现。核武器是一种防御性的武器,而且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核武器出现以后,在核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中国也是一个有核国家。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来保护自己。中国整体的安全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我们对安全的担心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时候是非常严重的。因为1969年发生了中苏珍宝岛军事冲突,苏联在中苏边境部署了百万大军,我们的压力非常大。但是,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中国核力量的不断增强,我们在安全上的顾虑就减少了,安全环境改善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方面,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随着技术进步,不仅有核武器,还有常规性军事武器,而且这些常规武器的杀伤力越来越大。各国认识到,发动一场战争,就算成为了赢家,但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对于国家间的竞争来说,从原来更多的通过战争方式逐步演变成为新的方式。比如,通过贸易或其他领域的竞争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第三个方面,也与技术进步相关。上世纪8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导致原有的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以前,土地和人口非常重要,所以很多国家为了争夺土地、争夺人口发动了战争。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一个国家通过对外贸易、通过经济合作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国家间的竞争也从原来的军事力量的竞争逐步演变成为以经济和科技力量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被划分成为两个市场:一个是西方国家的市场,一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打开国门发展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逐步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一个国家的发展更多地与别的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更多地与别的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们今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现在,世界分工是非常细致的。以前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有的国家可能制造业比较强,有的国家可能农业比较强。后来,慢慢地发展到产业内的分工,同样一个产业每个国家处于不同的生产环节,有的是上游产业,有的是下游产业。到今天,随着跨国公司大量出现,甚至出现了公司内的分工。例如说苹果手机,它在一个国家完成设计过程,但是最后可能在中国生产组装,出现了我们说的企业内分工。所以,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密不可分的整体。

第四个方面,在国际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演变成为“和平与发展”的大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正在崛起,和平的力量正在增长。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之中可能还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现象,但是第三世界国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任由帝国主义国家主宰、欺负。和平的力量在不断地增长,遏制战争的力量在不断地增长。

由于以上原因,中国领导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国际社会正在发生的这些深刻变化,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意味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来。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