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学什么?(2)

新时代,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学什么?(2)

摘要:掌握和提升“看家本领”,既要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认真学习和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从如下十个方面学精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

马克思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

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次,要有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而更加自觉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再次,要把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高度统一起来,不断增强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指引。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恩格斯甚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进入新时代,我们仍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诸如此类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创造条件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特别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推动全体人民在摆脱贫困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有着非常多的论述或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和“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马克思强调,“人靠自然界生活”;恩格斯也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在他们看来,人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外在于人的自然界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环境,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人虽然可以“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自然力”,但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会遭到自然力对人的报复。所以恩格斯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而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要改善人同自然的关系,建立“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中国更加美丽。其中特别要注意端正“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建设关系的认识,一方面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并坚决摒弃那种“只要金山银山而罔顾绿水青山”的思想或行为;另一方面要努力在“两山”中构建由此达彼的“通道”或“桥梁”,促进“两山”建设相辅相成。有些人往往把它们截然割裂甚至绝对对立起来,也有人容易把它们等同起来,这是片面、错误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

恩格斯指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这就是共产党。如马克思所言,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在新时代,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当前,我们特别要注意继续保持党执政为民的初心,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

这是一种充满科学预见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不但物质生产如此,而且精神生产也是如此。生产力迅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与文明进步,随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他们的这些预见后来都转化为现实。

特别是在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世界文化也在各国、各民族的相互接触、相互交流或相互碰撞中,以共同价值为基础而形成了许多共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遵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原则,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郑又贤 作者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