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张云飞: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张云飞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张云飞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点此观看完整报告

点此观看视频专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途径和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发展的新境界,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要义。下面,我从十个方面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以及理论体系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长期以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围绕“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自然为中心”的问题有着复杂的争论。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为我们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科学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后,针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九龙治水,各自为政”的弊端,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他使用了“命脉”这个词,反映了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通过这种变换,人和自然、无机物和有机物就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也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谁也离不开谁,也无所谓中心不中心,而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

在这个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也就是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有机的关系。人是因自然而生的,是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物种,当然这种物种有自己的特殊性,但不论如何,人最终要依赖自然界,依赖自然所提供的物质、能量、信息。由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此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受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最终得不偿失。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由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个命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的思想、恩格斯关于人自身和自然界具有一体性的思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彻底终结了生态中心主义挑起的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抽象争论,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科学的哲学基础。

我们讲生态文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期了,但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能不能够用一个明确的哲学概念把它概括出来?我们过去在这方面有所探讨,但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现在,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哲学基础。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