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张云飞: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6)

九、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个问题的集中回答。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如: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等等。这些都是思想观念的变革。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变革,需要技术变革,也需要思想观念上的变革。没有思想观念上的变革,没有积极主动有为的创造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同样是寸步难行的。

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呢?牢固的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吸收中国优秀生态文化传统,同时也要积极借鉴国外有益的生态文化成果,根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进而在全社会加以推广,来集中大家的思想意志,凝聚思想力,这样就会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强大的动力。

其中,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传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我们在挖掘中华优秀生态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也要坚持创造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转换。

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积极有益的生态文化成果呢?习近平同志主要强调了这么几点。

1.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西方近代以来所奉行的生态世界观最为典型的就是主客二分,即主体与客体是分离的,而表现在康德哲学中就是人为自然立法。然而,在宣扬这种片面主体性的过程中,造成了环境污染,造成了生态破坏。与之不同,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一种固有的思维传统,而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也反复强调这种“天人合一”的价值。当然,在中国古代,“天”有“天帝”和“天命”的意思,这种客观唯心主义色彩是我们必须批判的。但除此之外,所谓“在上者谓之天,在下者谓之地”,“天”指的是自然之天,“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是超越西方近代以来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通达马克思主义所讲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上,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我们现在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要把生态文明上升为一种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同样需要从“天人合一”中吸收自己的思想养分。

2.崇尚和合的方法论。和合的方法论,也就是一种中庸的方法论,它绝不是一种形而上学,而是一种中国式的辩证思维。比如,孔子把和与同区分开来,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就是尊重差异性基础上的一种统一,也就是中国人讲的求同存异。

什么是“和”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做饭的时候最能体现出“和”的思维、“和”的方法。大家知道,鱼有腥味,不好吃,怎么办呢?我们就加葱姜蒜,加辣椒,加料酒,一烹制,得到美味。腥味哪儿去了?是不是跑掉了?不是跑掉了,而是让葱姜蒜盖掉了,那么这个做鱼的过程就是“和”的过程。因此,习近平同志引用《左传》里的一段话来解释什么叫作“和”。他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他把“和”运用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一种生命方法,就是要尊重生物的多样性,尊重生物的差异性,最终我们要实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强调热爱自然的价值观。由于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农业民族,农业民族与土地打交道最密切,与土地有一种亲近感,因此我们就形成了一种爱护自然的道德情感,一种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关于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到了宋代的时候,儒学重要代表人物张载提出了一个重要判断叫作“民胞物与”,这是体现了一种热爱自然的价值观。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