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

摘要:5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整个社会治理将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跟线下结合。政府管理的方式将逐渐步入智慧化,并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扁平化、交互化和快捷化的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与框架

(一)什么是智慧城市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皆为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身,都可以通过数据表达出来。这些数据包括我们每年看到的统计数据,平时随机出现的数据,还有空间位置上的数据,比如我们在哪儿等地理空间数据。这些数据都是通过人工手段,就可以进行采集、处理的,通通叫做小数据。与这些小数据相对应的,还有通过传统的人工办法不能够进行处理的一些数据,就是现在广泛流传的大数据。小数据跟大数据,就能反映出一个事物的特征。所以,以某个事物来采集数据,就能通过这些数据表达出这个事物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再逐步汇集起来,形成一个框架性的知识结构体系,我们把它叫作知识。各种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如果能用来解决问题,就变成了人类的智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智慧。上世纪90年代,我们提出过人类步入了知识经济这样一个社会。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作为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有力工具,能解决问题的知识就变成了智慧。今天,在互联网这样一个硬件的支撑下,人类社会就步入了一个智慧的时代,产生了智慧经济。

从小数据到大数据,这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与之相关的一个词叫海量数据。各种探头录像,卫星遥感资料,包括我们每天上网这样一些社交资料,都属于海量数据。这些海量数据,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叫作大数据。单一结构的小数据,通过一些关系结构来表达出来的一些数据,叫关系数据,最后形成一个多维的结构性数据,这些结构性数据,就形成了一个大数据云。以一个城市为对象,就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大数据云。

大数据有四个特征,一是体量比较巨大,二是类型比较繁多,三是处理难度比较大,四是价值密度比较低。就是说,只有经过对海量数据的进一步清洗,形成有用的结构化的数据,并形成一个静态跟动态相结合的大数据库,才能成为智慧城市运行的一个原料。

现实世界,我们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把它表达出来。从人类的居住形态来看,无论是乡村、村镇,还是我们居住的大中小城市,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来把它的运行情况反映出来。这种由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转换,就好像事物的实体和影子一样,形成一个对偶性的共同存在的状态。我们就要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过程,掌控现实世界的一些运行。

在虚拟世界里,通过整个数据的分析运算,来优化现实世界的资源配置,调控现实世界的运行。这个过程是通过智慧化来实现的,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硬件支撑,既包括互联网,也包括采集、处理信息的设备,各种云计算,还有传统的PC,将来的传输数据的物联网,所以这些都属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

大数据加上网络,就构成了智慧城市的一个基本的硬件技术支撑。早在1998年,美国的副总统戈尔提出,要建设数字地球。随后,出现了数字城市这样一个概念。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IBM公司提出,要建设智慧地球,因为涉及空间范围太大,包括好多地球上人烟稀少的地方,还有海洋、沙漠等地区,人们就觉得还是先研究人口比较密集地区的发展情况比较好,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

无论智慧城市还是智慧地球,都跟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刚刚说过,万事万物都要先通过数字化,才能够逐渐实现发展的智慧化。所以,数字地球和智慧地球,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是有着先后关系的。在一定程度上,智慧城市就是数字城市的升级版。对于智慧城市的准确定义,目前大家趋向一致,就是通过对ICT(信息通讯技术)的运用,既包括互联网、卫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新系统这样一些3S手段,也包括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技术。还有即将出现的IOT(物联网)技术。通过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进行优化,构建一个全新的智能反应的城市形态,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智慧化。

用一句话来说,智慧城市就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城市发展的智慧化,为传统的城市植入了神经中枢系统。过去,城市各个部件之间都是孤岛式的,发育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在是神经网络发育得比较好了,越来越有智慧了。所以,智慧城市的英文意思就是很敏捷、很聪明的城市。

智慧城市能够具有这样一些智能感知、快速反应、优化调控的能力,正是因为有了神经中枢网络系统,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宜居、生产更加高效、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这被认为是未来城市的高级形态。

(二)智慧城市的框架

智慧城市,可以说是建立在新型的基础设施、新型的楼宇形态、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新型的产业业态基础之上的。因此,智慧城市首先要建立一个属性数据库,把城市的各种组成部分进行数字化,既存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基本信息,也包括城市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等数据。在空间上,可以通过卫星图片、地形图等,将各种各样的专业的空间数据,跟属性数据结合在一起。还要吸收那些通过检测的录像、动态的海量数据。这些大数据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一个动态的三维的,对整个事物每时每刻变化的一种反应。将这个数据库通过一系列的算法概括起来,就能应用到智慧民生、智慧产业和智慧管理三个方面。

当然,这个框架首先要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这是智慧城市的根。在此基础上,就会形成智慧产业。智慧产业是智慧城市一个重要支撑部分。如果没有智慧产业,这个城市就好像一个人没有了造血机能,生存和发展就成了问题。所以,智慧产业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制造、智慧服务、智慧金融等,主要涉及智慧城市的生产领域。智慧制造业包括现在很强调的“互联网+”制造业、工业4.0等智慧制造业。智慧服务业就很多了,既包括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也包括贸易、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还有就是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等。智慧金融既包括互联网金融,也有未来金融的新形态,如区块链和比特币等。这些都属于未来的智慧产业。还有智慧民生领域,关系到百姓生活的需求方面,既包括智慧的安防、医疗、教育,智能家居,也包括智慧环保,等等。

智慧产业主要是为了提供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经济支撑。从供给角度上看,在供需这两方面之外,第三方面就是对整个供需结构的管理、城市发展的管理、城市硬件的管理,这是政府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智慧管理。智慧管理包括智慧的规划、智慧的政务、智慧的决策,还有就是要建立智慧型的社区、智慧型的园区等等,这些都是智慧管理的范围。总体来看,智慧城市可以概括为“1+3”:“1”个硬件,网络通讯技术。“3”就是从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和智慧管理三个方面来体现。“1+3”结构,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基本框架。在智慧城市发展上,首先要依托ICT、IOT技术,建立一个横向的平台,再把纵向应用的各种产业、民生和管理的数据整合到这样一个平台上,形成一个大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所以,网络技术加上这样一个信息公共平台,就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基本支撑。从这里可以看出,把刚才的“1+3”中的“1”再分解出来一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网络通讯技术,加上采集来的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智慧城市一个大的根基。在此之上,通过各种APP软件,实现这个城市的产业、民生和管理的各个专项性的民营部门的智慧化。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