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个战略问题(2)

【2018-11】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个战略问题(2)

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我们党突破遏制围堵、培育新的生长点的战略选择

国家利益能否出现新的生长点,是与国际关系是否相互开放、相互包容、相互弥合分不开的。在一个相互敌视、遏制甚至攻击的国际社会里,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往往在摩擦和碰撞中遭到削弱;反之,在一个相互开放、相互包容、相互合作的国际社会里,国家利益的新生长点往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综合国力也会在互相合作中得到新的提升。比如,只有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环境里,中国公民和企业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他国寻找到共同利益,从而推动我们国家重新界定和发现在海外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一起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而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能够促进共享发展、包容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营造出和平繁荣合作的外部发展环境和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对于我们突破敌对势力的遏制围堵、培育国家利益新的生长点,是一个既符合国际准则、又巧妙实用的战略选择。

马克思主义在诞生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曾一度把阶级斗争作为核心思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这曾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改天换地的进步意义。但也要看到,这种阶级斗争,也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相互把对方当作你死我活的敌人,形成了无法相互包容、相互共存的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对于我们划清是非界限、站稳政治立场,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则可能让我们失去拓展国家利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试想,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里,如果我们主动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作阶级敌人,无疑会被西方看作重大潜在威胁和现实危害,也就必然会招致西方国家共同的围堵、遏制,抢抓发展战略机遇、拓展国家利益也就无从谈起。

幸运的是,我们党主动作出了改变,及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当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转为和平与发展之后,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从阶级斗争转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的理论主题的统领下,我们党把那些本为人类文明共同成果、而以前往往错误地看作资本主义专有的东西,不断加以重新认识和矫正,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应有的理论壁垒得到新的突破,取得一次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这种理论主题的转变及由此带来的理论突破,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加温和和包容的一面,呈现出与传统社会主义截然不同的新面貌、新气质、新风范。这就促使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重新评估遏制围堵战略的必要性。实践中,我们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态势,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利益攸关方,这又使得敌对势力进一步下调遏制围堵战略的可行性。

环视当今世界,我们党所采取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战略,对于突破敌对势力遏制围堵、培育国家利益新的生长点,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尽管那种妖魔化中国、对中国采取围堵遏制的论调仍时有出现,但与以前西方阵营那种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的一边倒的舆论态势相比,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同时,主张同中国开展全面合作的中国机遇论等新观点应运而生。二十多年前,几十名前美国政要在联合署名致国会的一封信中提道:“中国注定要在21世纪中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强国。”他们预测,中国不仅强大,而且伟大。能让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要折服的,不仅仅是中国崛起的奇迹,还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对西方文明的包容。因为这种包容,他们才在中国的发展与西方的发展中找到共同点,才把中华文明视为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而不是威胁,才会把中国未来的强大解读为伟大而不是霸权。当前,美国正在和中国打贸易战,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力度在加大,但我们要坚信,美国政府终究会认识到,一个合作的中国比一个敌对的中国更加符合美国的利益。只要我们坚持在贸易战中坚守中国的利益底线,同时又不放弃长远战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宽广浩瀚的太平洋终究会容得下中美两个伟大的国家。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