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企业家“烧好自己的那壶水”

激励企业家“烧好自己的那壶水”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绩有目共睹。不久前,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

何鼎鼎:改革开放40年,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绩有目共睹。不久前,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有些举措谈得很细,比如“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浙江的民营经济占全省GDP总量的65%,为企业解困,省里有什么具体举措?

王玉宝:浙江推出了一系列“组合拳”。比如出台促进上市公司稳健发展的9条新政策;推动14家浙企成功发行108亿元的企业债;省财政出资50亿元增资省融资担保集团公司;设立目标投资规模达100亿元的“浙江省新兴动力基金”等等。“救火”的同时,也在为企业减负。10月底,浙江发布了35条为企业降成本政策,专家预计,政策实施后全年可为企业减负约850亿元。总体上,浙江把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化解作为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的重点,同时又聚焦实际困难,多管齐下,与民企一起共渡难关。

何鼎鼎:市场竞争从来都是大浪淘沙。解困不是因为“大而不能倒”,是为了让其更好应对挑战。有位企业家的话让人印象颇深:“当前民营企业最大的挑战,在民营企业自身。”在《浙江日报》的新媒体产品“浙商来信”上,我也看到有企业家说,要“烧好自己的那壶水”。你如何看待应对外部挑战与练好内功之间的关系?

王玉宝:浙商代表宗庆后曾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要穿越周期。形势总有起伏,但能否逆风飞扬、转危为机,关键是看企业家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宁波有一家公司,专门制造销售精密轴承,产品七成销往国外。尽管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但订单已经排到5年后;还有一家公司,生产高空作业机械,进入了美国市场。所以,企业家精神须磨炼方显本色。经得住当前经济形势对民企的磨砺,才能更好地走向高质量发展,成长为真正的世界级企业。

何鼎鼎:10月底,全国工商联发布“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浙商占9席。其中,有从乡镇企业时代白手起家的,有通过海外并购后来居上的,也有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巨头,可谓老中青三代前后相续。能不能这么说,如果“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提供了一种营商的政策环境,企业家群体之间的传帮带、加油鼓劲,构成的则是一种营商的人文环境?

王玉宝:确实如此。浙江人自古崇文重商善工,社会认同创业光荣。这在整体上构成了一种可贵的营商人文环境。前段时间,一家与浙江相关的民营火箭公司发射火箭失败了。但本地媒体马上评论说:朱雀虽折翅,精神诚可嘉。整个社会呵护民营企业家、呼唤创新精神,真的把民企当成了宝。所谓的“民营经济退出论”根本站不住脚。

何鼎鼎:社会宽容、政府支持,剩下的就是企业的努力。想起已故企业家鲁冠球先生,他做的万向节是车身上一个“八面玲珑”的关节部位,但他做企业,却是找准一个方向深扎进去。

王玉宝:确实如此。这种专注精神,在很多浙商身上都有鲜明烙印。做布料,做水泵,做轴承,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一做就是几十年,行业话语权越来越强。反过来说,也只有找准一个方向扎进去,才能抵御“快钱”的诱惑。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提醒民营企业不要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因此,需要驰援民企,也期待民营企业都能拥有精益求精、不盲目跟风、不左顾右盼的工匠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不管是做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总能成为佼佼者;有了这种精神,必能练就强大内功,战胜暂时的困难,续写新的辉煌。

何鼎鼎 人民日报评论员   王玉宝 浙江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