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经济学创新(2)

中国经济发展与发展经济学创新(2)

摘要: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开放也是改革。20世纪70年代,我国相继与意大利、希腊、日本、联邦德国、西班牙、美国、葡萄牙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除了缘于要素投入的大幅增加,还有赖于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主要通过劳动力自由流动、人力资本积累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等途径实现。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实现劳动力部门转移进而配置效率提升的必要前提。改革初期,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深入实施,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周边等开放度较高的地区,大批劳动力流入外商投资、民营和乡镇企业;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富余劳动力亦开始跨区域流动,进入就业限制较少的非公企业。同时,城市新增劳动力和公有部门在职人员跨部门、跨地区流动的步伐加快,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随后,中小城市户籍制度限制逐步放松和放开,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明显加快。除少数部门及行业还存在一些进入限制外,总体上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区域分割局面已经基本消除,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

人力资本积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允许民营资本兴办大中小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学生扩招,明确要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不得低于GDP的4%,这些政策显著提高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2015年底,国家适时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放宽生育限制,从“单独两孩”调整为“全面两孩”。同时,旨在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和社会福利而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初见成效。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在资本积累方面,中国具有重视储蓄的良好传统,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但资本使用效率不高。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实现资本供需匹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建立现代化金融体系并逐步市场化的发展过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金融体系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开始加快对外开放和全面推进市场化,并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支持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经济增长与结构升级相互促进

农业转型与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打下了重要基础。农村改革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中国已基本实现粮食和食品的自给自足,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27.7%下降到2016年的8.6%。农村改革成为农村发展进步之源。

农村改革和农业转型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中国的改革发轫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长久不变,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体系改革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出的提高;价格在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些都大大解放了长期滞留在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为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资源,也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壁垒,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又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工业化的演进始终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相适应。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的重点是解决消费品市场供给不足的短缺经济问题,主要发展轻纺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及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形成了新的支撑。为适应工业化水平提升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加快了重化工业化的进程。2002年到2016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钢铁产能从1.8亿吨(生铁)提高到10.7亿吨(粗钢)、水泥产能从7.3亿吨(2001年)提高到34.4亿吨;发电装机容量从3.6亿千瓦提高到16.5亿千瓦;高速公路里程从2.51万公里提高到13.1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从7.19万公里提高到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从2008年的672公里,提高到2016年的22980公里)。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以金融、电信、房地产、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7年,服务业占比已提高到51.6%,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