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变革 壮丽的征程(2)

伟大的变革 壮丽的征程(2)

摘要: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和走向,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一天,寰宇东望。

“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主席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人们在上海——这座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城市,看到了一个当今世界人数最多、能力最强的执政党的坚定信念。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中国40年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汇涓流、战风浪、纳百川的奋斗史。

百川归海,江河有源。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把历史比作海洋,表面是波涛,是现象;底下是深流,是本质。对中国而言,40年改革开放翻天覆地变化的动力之源、实践本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洞察历史逻辑、时代潮流的理论觉醒。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们多次强调,他们不能预言社会主义社会将是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这只能由将来的人们按照将来的情况在自己的实践中去决定。

中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赶上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恩格斯的这一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历史不能假设,假设却能印证历史——

如果“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40年前,中国面对的,是经济体制长期束缚的困境,闭关自守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改革开放,是中国从困境中奋起的唯一选择、融入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

如果“解决不好发展起来以后的新问题”,“中国就会前功尽弃”。6年前,中国面临一个“艰难时刻”:经济增速下滑、“唱衰”论调不绝、党的领导弱化、腐败问题丛生……深化改革开放,克服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遭遇到的困难、障碍和矛盾,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做出抉择。

亨利·基辛格在他的《世界秩序》一书中写道,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领导层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改革运动,其程度可与邓小平的改革相媲美。6年来,一整套时代特色鲜明的强国方略形成体系,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的改革开放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磅礴力量。

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预言浴火重生的中国将带来“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今天,时间这个伟大的书写者,再次证明来自两位伟人的预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著作之一。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在世界政要眼中,中国的发展不仅有令人羡慕的物质成就,而且成为发人深思的理论课题。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抵达一个新的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时代性、引领性、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