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1980年,面对除旧布新的中国,诗人艾青借用春天万物复萌,比喻“解放了的思想”所造就的时代洪流。
“一切始于解放思想。”走进40年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历史,必将抵达这个起点。“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
中国航船的起碇,始于思想的破冰。今年以来,胡福明反复回忆起他给《光明日报》投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引发的思想交锋。人们也忘不了,在声浪喧嚣的关键时刻,《解放军报》以1.6万余字的篇幅刊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给予那场思想解放运动强大的“火力支援”。
40年后,人们对那场“改变中国的讨论”进行“力学分析”发现,解放思想既是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支点,它赋予改革开放魄力、活力与定力。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说:“只有人类思维模式的基本构成发生巨大变化,人类命运才有可能取得巨大改善。”解放思想,实质是一场以“人”为核心的革命。如果没有“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没有中国前途命运石破天惊的变局;如果没有“南方谈话”的思想破冰,就难以突破“姓资”“姓社”的羁绊。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党的十八大后,习主席考察调研第一站,就登上中国改革开放标志之地的深圳莲花山。山上,有座名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挥舞着锤头和凿子,劈开大石,雕塑自身。
革命的对象,是敌人。改革的对象,是自己。“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走进改革深水区,决胜改革攻坚期,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今天,更需要拿起解放思想这一强大武器;今天的解放思想,不仅仅是敢于“头脑风暴”,更是勇于自我凿刻。
“给亚瑟王的骑士一支M16步枪,如果这名骑士不是躲在树后向敌人射击,而仍是用枪托去砸对手的脑袋,这样就不是转型。”当军事学者这样感悟解放思想的难度,人们也更加认清一句名言的真谛:“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当今世界,中国由大到强的发展极其重要。习主席纵观全局,审时度势,把强国方略和强军方略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同一个时代坐标系下同步展开、整体运筹。
当代中国,军队由大到强的机遇极其重要。习主席谋求赢得国际军事竞争优势,全新设计中国军队未来,使人民军队大踏步赶上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改革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关上;同样,思想解放的征程一旦开启,就不可能停歇。昨天的成就无法“一键复制”,历史的经验必须一脉相承。“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沿着“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改革突破”的必由路径,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的自信推动改革开放,用改革开放的方法解决改革开放的矛盾,方能让“关键一招”成为“制胜一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