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在城市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02】在城市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019年1月17日,北京市两会期间,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参加朝阳团审议时指出,做好首都各项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扎扎实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根本要求。北京正处在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推动城市转型,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面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第一年。北京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全面实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全面完成总体规划实施的45项年度任务,城市更新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城乡建设用地全年减量约34平方公里,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24万元/人左右。坚持先立后破,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意见,坚定有序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市民满意率达9成以上。立足“一核两翼”联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按照“稳”和“俭”的要求,第一批市级机关正式入驻城市副中心。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4所对口帮扶学校挂牌,12家中关村企业入驻。制定实施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三地联合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建立与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227.4亿元。

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先后出台“9+N”系列政策措施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向社会公布政府权力清单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涉及企业群众办事创业证明目录,做到清单之外无事项、目录之外无证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5方面69项政策措施,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困难。深入对接国际规则,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三年两轮226项任务基本完成,累计形成68项开放创新成果。外资企业“全周期”管理、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等一批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高精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以国家战略需求引导创新方向,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整合创新资源,打通创新链条,组建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展开。深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5G、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精心谋划各区主导产业和重点培育产业方向。

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强,城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扣大气污染结构变化,坚持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钉钉子精神治理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坚持“控需、优供、强治”,大力开展交通综合治理,交通拥堵加剧趋势得到缓解。积极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在16个区169个街乡进行试点,探索建立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的工作机制,得到中央深改委肯定。

乡村振兴战略有力实施,精准扶贫脱贫持续发力。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专项行动计划。认真落实中央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聚焦精准扶贫脱贫,深入受援地精准对接,实施深化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切实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事,老楼加装电梯等31件重要民生实事全部落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城乡结合部100个市级挂账重点地区综合整治,累计治理“三合一”场所和高风险群租房安全隐患2.6万余项,全市各类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起数下降18.5%。

破解发展难题,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北京市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的新内涵,积极主动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推动形成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要认真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好“六稳”要求,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样板。

强化区域协调,以行动计划促新总规落地。市人大代表、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素芳表示, 生态涵养区是新总规最大亮点。2019年将继续推进增绿、疏堵、解忧工作,近期将出台《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抓手,利用3—5年时间创建100个市级示范村,启动实施1000个村庄环境整治,集中连片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及五年实施方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增学位3万个。拓展中小学教师来源,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市政协委员、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刘畅提出,在保障校园安全方面,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应该引起重视,建议将班主任职称评定提升到市级层面。进一步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市政协委员、通州区副区长董明慧谈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是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要在实践中不断向下延伸,变成“居民要吹哨,干部要报到”,体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推进低收入农户帮扶措施与社会救助政策全面融合,实施差异化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新建150家养老服务驿站。推进分级诊疗,建设100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医联体服务点。推广“智慧家医”服务,推进中医药服务“身边工程”。强化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督。针对养老问题,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北京市委老龄委主任梁红秋建议,尽快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有机融合,逐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医保异地互通互认等。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统筹,多渠道建设筹集租赁住房5万套(间)、政策性产权住房6万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15万套。谈到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协委员杨朝霞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问题,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纳入立法计划。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优客工场董事长毛大庆谈到,应进一步盘活城市存量空间,鼓励空间内容运营创新,对北京现有部分商业地产、社区商业、文物保护、老旧厂房存在的空置现象进行改造升级。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容军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安全便捷、部门协同、综合治理、绿色智慧、开放融合”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以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更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着力培育文明乡风,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康森表示,要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把握市情和乡村发展规律,全力以赴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乡村环境整治、绿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品质上重点突破,在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低收入脱低工作水平和基层治理水平上重点提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在“三农”领域落实好“首都发展、减量集约、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的要求,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全面落实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方案,着力打造“负面清单+正向激励”“产业开放+园区开放”模式。办好2019年京交会,扩大金融、科技、信息、文化创意、商务等领域服务出口。建设对外交往、科技支撑、人文交流、服务支持4个重点平台,支持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在外汇管理改革、人民币跨境使用和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符合首都金融业发展需求的措施落地。针对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市政协委员、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菁建议,探索建立中关村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和资源介入,降低银行及担保公司等市场融资主体的经营风险。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狠抓“9+N”政策2.0版落地。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扩大生活性服务业企业“一区一照”登记范围。深入开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一门”“一窗”办理。全面执行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当好企业服务管家。充分发挥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上市综合服务平台、融资担保基金、纾困基金作用,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抓好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推动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燕瑛认为,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三个“精”,即精准改革、精细落实、精心服务。加强软环境建设,通过纵横协同制定改革政策,重点攻关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市场主体的痛点难点。

全力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陈吉宁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将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任务还包括统筹做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服务保障,高水平办好2019年北京世园会,全力筹办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等。扎实推进场馆建设改造,确保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年底达到测试赛要求。做好2020年延庆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单项测试赛筹备,办好冰壶世界杯等国际赛事。深入实施“科技冬奥”行动计划。市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曹卫东谈到,冰雪运动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市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李妮娜认为,办好一届冬残奥会比办好一届冬奥会更难,难的是首先民众不知道冬残奥会有什么项目。为此,她提出要加强冬奥会、冬残奥会宣传力度,让运动员、奥运冠军进社区、进学校,让更多人共同参与。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