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琴:《红楼梦》时间意识的表现与意义(7)

摘要: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对生命存在的表现及意义的追问是中国古典诗文的主题之一。从哀叹时光飘忽、人生短促的思想情感到对大自然永恒生命的向往,再到在了解了时间流逝的残酷性和不可逆性的同时,以自身的领悟和旷达胸襟得到变与不变、有限与无限等种种矛盾间的和解,古典诗文中的时间表现传达出三种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模式:顺从时间、反抗时间、超越时间。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来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我经常想,如果贪官们读了《好了歌》,会不会有所醒悟?也许贪官本性不坏,没有那么贪,但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很难保持住本心。读透《好了歌》的人,或许更加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官。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搞古代文学、古代历史的学者们通常都比较长寿,比如白寿彝先生、钟敬文先生、启功先生,都是八十几岁,九十几岁,为什么?就是因为古代经典里的生命精神让他们能够超越很多东西,活得更加超然,在看到生命终点的情况下,依然能一步一个脚印好好走到生命的终点。

有了超越时间的意识,有限的生命时间就具有了无限的创造性和可能。乔布斯走了,苹果留下了。当你知道生命是有限的,就会更加积极地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有了这样一种念头,那么我们在文学作品当中读到的,刚才讲到的先秦以来的这些诗人和作家在其作品中表现出的浓重的时间意识就具有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开头我们说了,近代以来的文学研究往往存在着更加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而忽略了其对个体人生的意义的问题,那么文学作为一种生命形式对个体人生的意义有哪些呢?我想到了三个方面。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以文学为媒介的记录是他们的生命活动。西方哲学家说“我思故我在”,而我们的古人说“文在即人在”,文学创作使作者生命的延续变得非常具体。比如我们每年都要讲到曹雪芹,红学会会组织很多活动,这些都使作家的性命情致传于天地之间,乃至不朽。我想曹雪芹如果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会非常欣慰。

从作品角度来说,我们要注意文学形象是可以载道言志的。诗言志,文以载道,但是要注意,它不仅是一种载体,同时也是和我们一样生活在时间支流当中的生命,因此它有种感发生命的力量。孔子说过,文学的作用就是“兴”“观”“群”“怨”。什么意思?“兴”就是抒发感情,感发生命;“观”就是要了解、观察社会;“群”就是以文会友,要能够与人交流;“怨”就是要表达诉求,抒发不平,不平则鸣、发奋著书。我们以前往往比较重视观、群、怨,对兴注意的不太够。抒发情感,感发生命是很重要的,就像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样,文学经典的灵魂可以去撼动另一个灵魂,乃至更多的灵魂。从作品的角度我们要注意,文学形象所承载的东西,不仅仅是载道和言志。

从文学传播者的角度来看,我所传达的就是我体悟到的文学经典中生生不已的感发力量。什么是感发力量?就是对宇宙和人生应当抱有一种关心。我们刚才说黛玉不仅为自己无父无母而悲伤,更关心整个人类群体。宝玉关心天地间所有有情的生命和无情的生命及事物,花、草、柳、鸟,甚至庭院。对宇宙及人生的关心,对天地、草木、鸟兽的关怀,对人世聚散离合的同情,这些感情会开阔我们的视界和胸襟,使我们不再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进而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

这就是文学对个体生命的基本意义。

退一步说,也许我们没有那么高的理想,并不打算去追求什么不朽,但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至少还会有一个固执的念头,就是希望这辈子没有白活。如何确证这一点?如何证明你没有白活?可以用你的文章,用你的创造,用你的情感,用你的精神向别人证明,同时也向自己证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时间意识。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