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进京赶考”足迹寻踪

1949年“进京赶考”足迹寻踪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乘车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以此寓意共产党人面临着执政和建设的新任务。25日凌晨2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从涿州登上火车,清晨6时到达北平西郊的清华园车站。随后乘车前往颐和园休息,下午4时前往西苑机场阅兵,当晚入住香山双清别墅。

中共中央“进京赶考”,首日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呢?

1 清晨6时 清华园火车站

1949年3月25日清晨6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抵达北平西郊的清华园火车站。清华园火车站坐落于海淀区清华园地区,建成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因位于圆明园外的清华园而得名。

说到清华园,人们所熟知的是清华大学,其实清华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百年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烨诏准七位年长皇子在畅春园周围建房,皇三子胤祉的赐园选址于“水磨闸东南”,名为“熙春园”。道光二年(1822年),该园分为东西两园,东部仍称“熙春园”,赐于五子奕誴,西部称“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咸丰皇帝登基之后,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牌楼门额上的“清华园”三字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的叶赫那拉·那桐所书。

“清华园”之名由“水木清华”而得,典出晋代谢叔源的《游西池》“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其中的“湛”为澄清之意,“华”为华贵、雍容之意。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近春园,清华园幸免。奕誴死后,其长子载濂继承,后因载濂之弟端王载漪力挺义和团,且在园内“设坛举事”,清华园被朝廷收回,但此时该园的景致已荒废。

据《北京交通史话》载,京张铁路最初起自北京丰台的柳村,终到张家口,后改由西直门站作为始发站,由此清华园站成为京张铁路出京方向的第一个车站。车站是一座砖墙城楼式建筑,入口处有一匾额,写着“清华园车站 宣统二年冬季詹天佑书”。站房采取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对称式三拱门结构,不大的空间内集合了候车室、售票处、贵宾室和货运仓库等。

1954年,清华大学校区规划向东扩展,经多方协调,将邻近的京张铁路南北约5公里的线路,整体向东移动800米。原有的清华园车站随即取消,并在其东侧不远处另建了新的清华园站,至1960年3月底迁移工程竣工后,老的车站被闲置,其旧址保存至今。

2 中午 颐和园益寿堂

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到达北平西郊的清华园车站后,乘车前往颐和园益寿堂休息,在这里吃了进京后的第一顿午饭。当天下午在西苑机场阅兵后,又在益寿堂宴请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主人士。

据《颐和园志》载,益寿堂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路的山坡上,东临谐趣园,西靠景福阁,始建于光绪年间,是四合院风格建筑,整组建筑半隐在凹凸有致的山体后面,以独立的小园为形式,精巧玲珑、韵味高雅。

益寿堂由正殿、配殿、耳房、垂花门组成。院落的入口是一座小巧的垂花门,面阔一间,悬挂匾额“益寿堂”。“益寿”,即延年益寿。典出战国时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垂花门内侧有四扇屏门,两山有抄手廊与配殿相接,抄手廊南山为什锦灯窗。益寿堂院内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式屋顶,前檐明间装修四扇玻璃隔扇门,中间带帘架玻璃门,次、稍间下为玻璃窗。砖砌台明石角柱台基,垂带式三步台阶。院内正殿名“松春斋”,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后接抱厦三间,前出廊子。悬山式勾连搭双卷灰瓦顶、金砖地面、圆柱、圆鼓镜柱础。檐柱间悬挂“松春斋”匾。“松春”本应为“松椿”,古人以松椿喻高寿。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益寿堂是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进京赶考”到北平后的首个落脚点,见证了中共领导人与各界民主人士的真挚友谊。

3 下午 白颐路

下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从颐和园出发,前往西苑机场,参加隆重的阅兵仪式。

从颐和园到西苑机场的距离并不远,可当时没有直通的公路,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且周边多为农田,人烟稀少,很不安全,所以要经海淀镇、魏公村、白石桥,再向西折,经三虎桥、车道沟、板井,到南坞村西面的西苑机场,行驶路线呈“V”字形,绕一个大圈子。周恩来特意嘱咐司机:“这段路,一般说用不了一个半小时,可是路窄人多,马车也多,路上不顺就会耽误时间。我们这是进城的第一天,一定要按时到达。”

当年毛泽东等领导人前往西苑机场所走的路线,大部分为今天的颐和园路、中关村大街、中关村南大街,即俗称的“白颐路”。所谓“白颐路”,因东南起白石桥,西北至颐和园而得名。其实,作为北京地名,“白颐路”从未被收入到《北京地名典》和《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志》之中,史料中的相关记载也极少,它只是人们对这一路段的俗称。

白颐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据《日下旧闻考》载:“(西直)门外修治石道,西北至圆明园二十里,每岁圣驾自宫诣园。”清康熙年间,随着西郊皇家园林的逐渐修建,作为交通要道,从西直门外到畅春园宫门外修建了一条御道。由于修建御道的成本较大,故有“一尺道路五两银”之说。

御道东南起自西直门外的护城河桥,向北经高梁桥、广通寺、慈寿寺,至大柳树村,再向西北延伸,经皇庄(黄庄)南、双关帝庙、海淀南小街和南大街,至清梵寺,再到畅春园。雍正、乾隆年间随着西郊皇家园林的修建,御道又向西北延长,往北可达圆明园,往西可达清漪园(颐和园)。御道为三七土垫层,路面黄土垫道,路两侧由虎皮条石组成便道。

1936年宋哲元驻军北平,开辟了出西直门往西到白石桥,再由白石桥往北直达海淀黄庄的柏油马路,不再走高梁桥的旧道。由此形成后来白颐路的雏形,时称“西颐路”,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改建成通向西北郊的主干道。它东南起西直门外大街,向西至白石桥,再往北经魏公村、黄庄、中关村,在海淀镇东北角西折,在北京大学和海淀镇之间通向颐和园,实际上是由白石桥路、海淀路和颐和园路三条道路组成。

“文革”初期,白颐路南段的白石桥路被改成了“文革路”,多年后才恢复原称。自1997年以来,该路几经调整,其名称也被“中关村大街”和“中关村南大街”所代替。

早年间白颐路只有六七米宽,后经拓展,达十米宽,两侧植有高大的白杨树,林间是茂密的灌木。白杨树有三排,道路中间是一排,道路两侧又各有一排,自南向北绵延数里,构成一条绿色长廊。

自1982年开始,白颐路几经改造,1997年3月到10月,白颐路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如今一条宽阔的城市主干道替代了原来的乡村公路,道路两侧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则替代了那些高大的白杨树。

4 下午5时 西郊机场

当日下午5时,西苑机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乘坐吉普车,检阅了解放军部队。

西苑机场,也称西郊机场,位于海淀区西南部,始建于1938年。因地处当时的北平西郊,故称“西郊机场”,又因京城南部已有南苑机场,而西郊机场的东北面不远处有“西苑”之地名,所以也称“西苑机场”。1947年北平市政府工务局绘制的《北平市城郊地图》上标注为“西郊飞行场”。

“七七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在华北地区的统治,于1938年3月开始兴建西郊机场。当年2月下旬,日伪当局以“北京特别市公署”的名义发布公告,宣布将在玉泉山南部修建机场,并划定机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随后开始大范围征地。凡在范围之内的所有房屋限期拆除搬迁,坟地一律迁移平毁,土地全部征购。当时征地的价格极低,许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流离失所,生计艰难。

1938年3月25日,日本侵略者控制下的西郊机场建设工程正式开始,工程在日军的直接监督和参与下进行。为了赶工期,每天都有大批的中国民工在机场工地上干活,最多的时候有三千余人,而民工们所得到的报酬极少,甚至没有报酬。由于机场工程需要大量的石料,日军就派人到火器营、健锐营等处强拆八旗营房、围墙,还把门头村附近礼王坟的石质殿堂、石碑、围墙推倒拆毁,运到工地修机场用,而运送石料的马车也是日军强行征用的。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当年7月1日西郊机场初期工程完工,日伪当局举行了飞行典礼。此后经过后续建设,1940年11月7日机场建设全部完成,并举行了正式竣工典礼,从此日军飞机在此频繁起降,这里成为侵华日军的重要运输枢纽。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里又成了日军逃亡的出发地。此后有一段时间该机场由美军控制。1947年3月,美军撤出,机场由国民党军队管理。1948年12月14日被人民解放军攻占,此后一直作为专用机场使用。

5 晚上 双清别墅和来青轩

1949年3月25日晚上,毛泽东等领导人在颐和园益寿堂宴请各界民主人士后,前往香山静宜园。毛泽东入住双清别墅,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则在来青轩办公居住,至8月23日才迁入中南海。

据《香山公园志》载:静宜园为清代“三山五园”之一,位于京西香山脚下。早在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就已建成皇家园林。清康熙年间,在香山寺及其附近建成“香山行宫”。乾隆十年(1745年)又在此大兴土木,建成“静宜园”。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静宜园先后遭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劫掠。民国时期,园中旧址上陆续改建了一些现代建筑,各有所用。

1917年京畿水患之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熊希龄于北京牵头成立慈幼局两所,作为收养灾区难童的过渡机构。水灾之后,仍有许多儿童无人认领,他于是决定创办一所长期对孤贫儿童进行收养和教育的学校。当时在北京城内未能找到合适处所,几经波折,最终选定已废弃的前清行宫——香山静宜园,取名“香山慈幼院”。

静宜园香山寺以南,有一处院落,藏在苍松翠柏之间,曾是乾隆时期的“松坞云庄”。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时,将自己的住所选定于此。院内石壁下有两眼泉水,始凿于金代,初名“梦感泉”,乾隆皇帝兴建静宜园时命名为“双清”,并题写了“双清”二字,镌刻于石壁上,所以熊希龄将修葺的住所称为“双清别墅”。

双清别墅的建筑风格带有强烈的民国特色,院门东开,门楣上“双清别墅”四个阳刻的楷书为熊希龄手书。院落为三层,一层面积最大,院内有一个大水池,池边林木繁盛,池旁有一座六角凉亭。北侧有一排平房,即双清别墅的主体建筑。

由此向西为二层院落,北房五间,为熊希龄的书屋兼休息室。再向西为三层院落,主要建筑为欢喜楼,是熊希龄的寝室。此楼高大典雅,陈设精致。

熊希龄在此居住时,曾有多位名人到此探访。1928年7月10日蒋介石到碧云寺拜谒孙中山灵柩时,曾“游西山,观双清别墅”。1929年冯玉祥将军来到双清别墅看望慈幼院的孩子,并与熊希龄长谈。同年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访华期间,也到此拜访熊希龄。末代皇帝溥仪有一年来香山游玩,熊希龄特设宴款待。著名女作家冰心曾应熊希龄之邀,小住双清别墅。熊希龄晚年号“双清居士”,足见其对这里的眷恋之情。

来青轩位于香山寺北侧,距双清别墅只有百余米,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原建筑为斋室五楹,因自轩中远眺,千顷稻田尽收眼底,草木芬芳扑面而来,故名。匾额为原明代有“一代书宗”之称的姜立纲书写。万历十四年(1586年),神宗朱翊钧游览香山时,见此匾额字迹过小,便御题了“来青轩”三个大字。

清康熙皇帝在轩内又御题“普照乾坤”匾。乾隆皇帝曾多次游幸此地,称这里“远眺绝旷,尽挹山川之秀,故为西山最著名处”,重题“来青轩”匾额,钦定其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并御制《来青轩》诗。来青轩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民国年间在此建设房屋成为香山“甘露旅馆”。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