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5)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前者为主的对立统一关系。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一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借鉴、吸收、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

直到1949年人民当家作主以后这种企盼才成为可能。1979年邓小平同志顺应中国人民的历史感情和现实要求,提出建设小康之家,后来他又解释说,所谓小康,从国民产值来说就是人均达到800美元,后来他又不断修正,后来又经过江泽民、胡锦涛这两任领导集体的不断发展,使这个小康社会理论就不断地臻于成熟,最后再由温饱和现代化之间我们又划出了一个中间阶段,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这个就把我们党的基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了、充实了、丰富了。那么这个东西的思想源泉、文化源泉在哪?在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古人的观念就是这样被创造性地转化到我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当中去了,从而为丰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供了文化助力。

下面再看一个具体的政策层面的东西,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20国工商峰会开幕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著名论断,“轻关易道,通商宽农”。这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应有之义。那么习近平同志在这里所引的古典是出自《国语·晋语》,是作者左丘明对于晋文公政绩的重要的总结。意思是说晋文公重耳在复国以后,那么革除积弊,减轻关税,简化手续,整修道路,打击路匪,便利商贸,减负劝农,发展农业生产,给老百姓减轻负担,这样使得晋国的经济很快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明显,这些个政策的实施,贯穿着一个通字,轻关易道也好,通商宽农也好,都是要将经济畅通起来、流通起来、活跃起来。那么这个恰好是穷则变,变则通的我们中国传统哲理观念、思想方法在时政方面的一个生动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习近平同志提出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于尚易求通的传统思维和治国经验的借鉴,也是一带一路这一和平开放发展战略的对外宣示和倡导。近一百年来我们中国的古老智慧就是这样源源不断地被渗入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沃土,从而催生出一枝又一枝、一朵又一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灿烂之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异常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个不是一篇演讲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所能够道尽的。以上所列仅仅是从核心理论、基本理论、战略思想这三个层面简单地举出的几个例子。这些举例虽然简单,但是也足以证明,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对于我们中国当代的实践就永远没有用。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将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必将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造性转化中继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我的学习心得汇报到此为止,谢谢!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