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程章灿:不该受到轻视的南北朝诗歌(2)

二、南北朝诗歌的四个特色

(一)诗人的家族化

从南北朝之前的先秦两汉到之后的唐宋元明清,没有一个朝代像南北朝时期一样在诗人家族化方面表现得那么突出。南朝的诗人绝大多数来自当时的世家大族,简称为“世族”。也有人认为是士大夫的“士”,还有人写作“势”或姓氏的“氏”。虽然读音都一样,但它们所指的内涵却有所区别,比如“世族”和“士族”,一个是强调家族世代传承;一个是指诗礼传家,有文化的家族。

下图列举了几个大家族的例子。

1

包括琅邪王氏、陈郡谢氏、彭城刘氏、新野庾氏,还有下面的颜延之、袁淑,这些人都是北方来的世族,后来迁移到南方,我们通常称之为侨姓;原来就住在南方江苏吴地的叫做吴姓,包括陆机、陆云兄弟,张融、沈约等。另外,北朝的好多诗人也出自大家族,具有世族背景。再看唐代、宋代的诗人,唐代作家多出身寒门,不像南北朝的世族文人特别多。宋代的话你可以说苏轼他们家出了三个,但那是少数,南朝都是一批一批地出。

南朝诗歌诗人的家族化还包括一种特殊家族,就是南朝的王室。

2

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刘、萧、陈这三个家族,他们一开始并不以文学见长,可是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玩文学了。以最早的刘宋为例,刘宋的第一个皇帝是宋武帝刘裕。我们不能说他大字不识几个,但他的字真的写得不好。当了皇帝总要批公文,批公文的时候字那么差刘裕就觉得有点难为情,他的一个谋士就给他出主意说批公文的时候可以只写大字,字写得大了显得有气势。结果刘裕真的这么做了,一张纸写不了几个字,这是史书记载的。另外刘裕为人非常节俭,以皇帝的标准来看甚至有些寒酸,他的孙子孝武帝继位以后曾经去看过他的故居,不禁感叹自己的爷爷当年生活条件怎么那么差。由此可见,刘裕根本不讲究文学、风雅之类的东西。可是到了刘裕的第三代,宋文帝的儿子刘义隆,包括孝武帝刘骏,及后来的两个诸侯王刘铄和刘昶就不一样了,他们都很擅长文学,诗赋都信手拈来。

我曾经很喜欢孝武帝刘骏,后来我觉得这个喜欢是有政治错误的,因为这个人的个人品德有问题,在男女关系上乱搞,政治品德上也有一点问题,但是这个人才华出众,可惜没能活到40岁。刘骏是汉武帝的粉丝,他希望自己能成为像汉武帝那样雄才大略的君主,最终政治上没有成功,文学上却取得了相当高的造诣,有不少乐府诗都是他创作的。

再说萧齐(南齐)的皇帝。萧齐很短,是南朝四个朝代里最短的一个,我觉得特别突出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竟陵王萧子良,另一个是随郡王萧子隆。因为整个齐都很短,也不用分前齐和后齐,这两个人差不多处于同一时代。竟陵王萧子良的府邸在哪里呢?就在现在南京市中心鼓楼、南京大学老校区鼓楼校区东边的鸡鸣寺附近,也就是鸡鸣寺以西,所以叫西邸。他招收了好多喜欢写诗做赋的文人文士,一起讨论最新的学问,这个文学群体被称为“竟陵八友”。当时最新的学问从哲学上说就是印度来的佛学,从文学上说是刚刚兴起的声律,怎么把汉语分成平仄,怎么把声律的知识跟诗歌的创作结合起来,都是竟陵王萧子良的竟陵八友讨论的问题。

“竟陵八友”中有一位重要人物后来当上了皇帝,他就是梁武帝萧衍。他的几个儿子萧统、萧纲、萧绎在政治上都没大作为,但在文学上都很优秀,当然,萧衍本人的文学素养也很高。

南朝皇室的一个实际情况就是大部分人政治不行文学行。有人说江南天子多出人才,这句话应在梁朝的梁武帝萧衍与他其中的三个儿子身上刚刚好。要讲南朝诗歌的家族化,他们父子四人是一定要说的,诗都写得非常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萧统还编过《文选》。《文选》就是选学,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总集,从南朝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研究。现在国内还有一个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研究唐以前文学的人没有人不读《文选》的。

陈后主在政治上荒唐可笑,但他喜欢文学,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他身边有很多“狎客”,大概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闲散的文人。君主喜欢文学,狎客们就作诗作赋,所以陈朝诗歌的繁荣与君主的热爱是很有关系的。

南朝诗人多具有世族、皇族背景,这使得南朝诗歌的发展具有了贵族化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贵族化的审美趣味什么叫贵族化的审美趣味呢?贵族的审美肯定跟民间的不一样,二者间的区别好比歌剧与郭德纲相声。精英文人的创作喜欢典雅精致的风格,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南朝诗人颜延之,同为南朝诗人的鲍照评价其诗的特点是“铺锦列绣,雕缋满眼”。今天我们读到很多颜延之的诗可能都觉得不太好读,为什么?里面有学问,有典故,有颜延之读的满肚子的书。他的书都读到喉咙了,情不自禁地要吐出来。这种风格典雅精致的诗歌是官方场合或者礼仪性场合所需要的。我经常说我们必须要认识两个颜延之,事实上去读颜延之的传记,比如《宋书·颜延之传》,我们会发现他其实是个脾气特别大的人。刘宋时他经常敢冲撞皇帝,没有被杀还活到了七十多岁简直就是奇迹。跟他同时代的谢灵运也爱闹闹脾气,不过谢灵运闹一下脾气就被杀了。为什么颜延之没事?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两个人发脾气时拿捏把握的度不一样,另一个比较关键的原因是颜延之的儿子与皇室关系很好,也就是家族关系。颜延之一方面脾气大,使酒骂座;另一方面也是供奉朝廷的。魏晋南北朝的很多文人都是双重人格,脾气虽大,但到了朝廷发生了什么大事要写大文诰的时候都会配合,因为不配合就有危险。比如魏晋时代的阮籍配合了,他就没事;嵇康不配合,就死了。

与这两方面相对应的是颜延之的两种诗风:一种是《五君咏》。在中国文学、文化史上,魏晋时期有一群名人叫“竹林七贤”。这七人中的山涛、王戎两人颜延之不喜欢,他觉得他们俩跟其他五人不是一码事,并分别为其他五人作诗一首狠狠地夸了一通,以表达后辈对前贤的尊敬。第二种风格是从驾随幸的诗。好比跟随皇帝出游,皇帝说这个地方风景挺好的,怎么可以没诗呢?颜延之就必须得写一首诗。这类诗歌须遵从应制诗的套路,即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从时空上看,要从古到今,回顾历史;二是要有大格局,过去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没有我们今天刘宋的皇帝那么伟大;三是对偶要精整,文字形式上的典实要有辞采。应制文章就像在礼仪场合你要穿戴规整,并且这种规整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不同的标准,过去是峨冠博带,现在是穿西装、皮鞋,打领带。那么这两种风格的诗,后一套颜延之写得特别好。值得强调的是,后来很多唐朝人都学习了他的应制诗,李白、王维也写应制诗,李白到了宫廷里看到杨贵妃,必须写诗夸赞杨贵妃多么好多么美。

第二,南朝的很多诗歌属于游文学所谓贵游文学就是以一个贵族为中心,周围有一群文人跟他一起玩文学。这些文人比较具体的作用就是帮贵族们起草文诰,做文字幕僚。这一传统后来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明清时代特别是清代,江苏扬州、淮阴一带漕运、盐运发达,尤其是盐运总督非常有钱,身边养了好多文人,或者说清客(旧时在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如果大家读过《红楼梦》,书中贾政身边就有一些清客。另外贵族本身喜欢文学,跟大家一起作诗,这也叫贵游文学。贵游文学从东汉末年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开始,包括西晋的“二十四友”,但比起汉末时代或魏晋时代,南朝的贵族文学要繁盛得多。更确切地说,南朝的达官贵族,也就是府主发挥的作用更大。“府主”的概念来自西方研究文学艺术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学术界的词语,是赞助者的意思。怎么讲呢?就是我让你住在王府里,供你衣食无忧,只是我偶尔高兴要作诗的时候你要跟着一起作一首,或者我有朋友来,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很开心,你作一首诗点缀点缀。南朝这类的活动非常多,所以说南朝贵游文学更加繁荣。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