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程章灿:不该受到轻视的南北朝诗歌(5)

三、南朝诗歌在古代诗歌史上的四点贡献

最后我想讲讲南朝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贡献。

第一诗可以群南朝诗歌大大推广了诗歌的用途。诗歌是文学,但我们也不要把它看得太过抽象、玄乎,文学也是有实际用途的,就是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一点。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的润滑剂。作诗和喝酒一样,其实都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南朝诗歌的社会化极大促进了诗歌的发展。社会化会提供很多人际交往的机会和场合,大家一起比赛、唱和,同题共作,送别的时候也会作诗相赠。“群”的社会人际交往不仅局限在同族兄弟,可以是忘年交,也可以是一名高官与一个一般文士这样地位高下悬殊的人之间的交往等多种关系。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赠答诗、唱和诗等多种诗歌形式。所谓“诗可以群”,就是诗歌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大,传递方式越来越丰富多样,这是南朝诗歌的一个重要贡献。

这项贡献发展到清代是种什么样的景况呢?清代的好多诗人都不怕穷,只要会作诗就一定不会受穷。乾嘉时期有位诗人叫郭麟,特别穷,于是他就经常到扬州的富商盐商那里投献诗歌,人家富商就会留他在家里招待上两三个月,所以虽然穷,但他的日子实际上过得还不错。自从看了郭麟的诗集以后,我才知道过去打秋风的诗要怎么写。清代有许多礼仪场合需要作诗,比如某人出了一本书,某个达官贵人的儿子结婚或者生了个孙子,再或者有什么其他大事,这时候你去献上一首诗,那对方一定会好好地招待你。这也是诗在社交上的功能,“诗可以群”,这一功能是从南朝开始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要向某总借钱,当面说肯定很难为情,这时候我们要是不会写诗可以用骈文,总之要用典故把它装点起来。文学的装点作用可以让酷的人生显得不那么残酷一点,还变得风雅了。我认为这是南朝开始的一个贡献。

第二南朝诗歌丰富了诗歌的类型和题材,我将其概括为增加了诗歌的厚度。有文人诗、乐府诗;有贵族化的诗,也有民间的诗;有五言的,也有七言的。

第三南朝诗歌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艺术高度,这一点要特别强调一下。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写了一本《诗品》来评价梁以前的诗歌,不包括《诗经》《楚辞》,都是五言诗。他把诗的作者分为上中下三等,上品总共十二个人,这十二个人里面只有一位南朝诗人,那就是谢灵运。谢灵运当然很了不起,那是不是被列为中品和下品的诗人就不好呢?也不能这么说。《诗品》里的中品也包括很多了不起的诗人,比如陶渊明就是中品。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陶渊明的诗那么好没被列成上品,是不是我们今天传下来的书给抄错了?并不是。南朝人对陶渊明的评价确实不如对谢灵运高,这主要是由于谢灵运是整个南朝的诗歌正宗,是时代的主流。

陶渊明虽然在南朝没能获得高评价,但在隋代出现了他的一个大粉丝,叫王绩,这个人在把陶渊明捧上经典地位这件事上可以说居功至伟。巧的是谢灵运在南朝也有一个粉丝叫王籍,前面我们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他的诗句。王籍不仅在写诗的时候学习谢灵运的风格,他本人也像谢灵运一样喜欢到处去游山玩水。前面我们说像谢灵运这样的诗人,他们成长在大家族,具有别人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书读,有父辈教。大家应该都知道陈寅恪先生,他的成长经历跟谢灵运有点相似。陈寅恪先生十几岁就到日本留学,后来又到欧美留学,环游世界。他可以不要任何学历,不必读博士学位,他只要读书就行了,回国以后可以直接当清华教授,但是那是因为他有我们没有的条件。他家里自己办小学,请的都是什么人给他当私人教师?是我们中央大学中文系第一任系主任王伯沆,国学大家,一位老先生。这样一个人给他教小学,肯定打下了好底子。谢灵运也是这样,他从小跟着家里一个叫谢混的长辈。这个“混”字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没有什么好的含义,但是这个字在古代读二声浑,浑然一体的浑。谢灵运的山水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很可能是受到了谢混的两句名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的影响,清华大学的校名也是从这首诗中来的,而谢灵运又影响到了后面的王籍。《梁书·文学传》里特别提到了王籍的《入若耶溪》: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赞其为“文外独绝”。我们读宋元明清的史书,极少见到人物传记中有诗出现,如果出现了某一首诗,则说明这首诗在当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王籍的这首诗在他的传记里被提到了,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用禽鸟的声音来衬托环境的高度寂静,源头可以追溯到《诗经》里的“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出征前大军一片肃静,马的叫声与这一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王籍在他的诗中将马鸣换成了鸟的叫声。我举王籍的例子是要来说明什么?他的诗受到了谢灵运的影响,在后世得到了比较高的评价,这也说明南朝诗歌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

第四南朝诗使五、七言诗体的地位大大提升了南朝以前,比较有把握地说,特别是魏晋时候,从文体上讲赋的影响力和成就是在诗歌之上的。东晋时候,我个人认为两种文体是并驾齐驱的。南朝时候,诗歌超越了赋;南朝后期,赋就开始向诗歌学习了,有些赋甚至写的像诗歌,我把它称之为南朝赋的诗化。南朝以后,诗歌成为写的人最多,影响最大的文体,领先于赋,一路领跑。

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说:“诗是缘情而绮靡,赋是体物而浏亮”,意思是诗歌主要是抒情的,赋主要是咏物的。我个人认为这只是陆机所处的时期特有的特点,并不符合南朝诗歌的发展实际。南朝诗既有“缘情”,也有“体物”,很多赋里涉及的题材,在南朝诗歌里都有体现。鉴于南朝诗歌在社会及文化领域上的适应性,我们可以认为其在诗歌的广度、深度、厚度上都作出了很大贡献,这样的南朝诗歌是不应该被轻视的。

最后简单做一个小结:南北朝诗歌在文体上沟通了各种文体,在时间上沟通了先秦、两汉跟唐以后的诗歌,空间上沟通了南朝和北朝。如果大家认为我为南北朝诗歌正名有一些矫枉过正的地方,请务必理解。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