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著名商圈——新街口商圈举办“垃圾分类大家谈”活动。现场,新街口商圈垃圾分类自治联盟成立,今后近2000户商家与商业综合体将凝心聚力、取长补短,共同答好垃圾分类这道必答题。
垃圾分类牵动民心,涉及民生,带动文明。近年来,新街口管委会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的同时,狠抓垃圾分类落实推进,在全面实施核心区商企单位餐厨和生活垃圾一家运、分时运和分类运的基础上,加强执法队伍对各单位垃圾前端分类、室内分捡和分类转运等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新街口各商企单位和物管公司及现场指导人员,始终把将前端分类投放做为推广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严防出现“源头分、中间混、末端合”问题发生;各楼宇内的公司和商户,严格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九要素,各物业每周至少安排2次全面检查,每天安排人员不定时抽查。目前,商圈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已基本形成。
入驻在新街口商圈的不少小微企业担心,如果每家都要设置分类垃圾桶,“他们这种占地几十个平方米的小企业,办公空间将更加有限”。对此,新街口金融商务区管委会工委书记徐曙光认为,这种担忧没有必要,“集中收集点是按楼层设置,并不需要每家都购置分类桶”。
“联盟成立后,一方面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另一方面,也将推进垃圾分类设施的资源共享。”徐曙光举例说,新街口地区交通复杂,餐厨垃圾外运比较麻烦,他们鼓励商场等单位自建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商家都要有一套设施,而是可以根据空间的可能性合理建设,与联盟内的单位、商户共享。整合资源、取长补短,这正是成立新街口商圈垃圾分类自治联盟的要义所在。“整合资源,让大家用最小的投入、最少的精力,把垃圾分类这件大事办出最好的效果。”新街口商圈商贾云集,但空间有限,各商企单位建设年代不同,基础设施有好有差,“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关系,进一步整合资源,将是下一步自治联盟需要发挥作用的时刻。”徐曙光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