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俭: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四大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显然,用这一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十分重要。近些年来,中国可谓喜事多、难事多。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带领全党、全国、全军各族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这不寻常的年份创造了极不寻常的辉煌。现在各国都在思考起源,思考制度性缺陷,思考如何战胜危机,其中相当多的眼光都投向了中国。

第三,我们面临着改革的新突破,保持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后,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迈上了快车道,正值发展的黄金期、矛盾凸显期。

大量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发挥好这个作用就能够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增添推力。

第四,我们面临着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艰巨使命,定向、聚焦、提神,确保其如期实现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摆在我们的面前。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用“百年”目标和中国梦定向、聚焦、提神。要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深入宣传实现“中国梦”必须讲好中国故事。

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引导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意真实性,二是要注意典型性,三是要注意故事性;四是要注意教育性。

第五,我们面临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谐、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直所强调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还以此为主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以后对此多次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将“和谐”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党的十九大则是将“和谐”纳入第二个百年目标之中,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谐”社会,既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更是党的主张、人民的期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和谐。精神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它自己的使命,比如要排除各种思想障碍,打牢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形成共同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和谐的文化条件等。

第六,我们面临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局面,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任务十分繁重。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就是要用其武装头脑,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落实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落实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中,落实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肩负重任,要阐明意义、端正认识、解疑释惑、引导舆论、引导潮流、总结经验、选树典型等等。

第七,我们面临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热切期盼,宣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十分繁重。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视,先后提出很多有针对性的要求,对干部、对党员、对军人、对学生,对不同人员,分别有不同要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重在实践,重在制度,重在常态,重在深入人心,重在联系实际,重在弘扬正气;要推动道德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要突出重点领域,集中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旅游出行、城乡环境、文化市场、互联网管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使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善;要注意加强引导,引领工作对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先进道德。

第八,我们面临着全新的一些年轻群体,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任务十分繁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上涌现出一些年轻的群体(80后、90后、00后等)。对于上述这些社会群体的引导、栽培、教育,全社会一定要引为高度重视,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这有待于政策的疏导,比如,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从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思想工作角度看,最重要的是探索出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的一套方法。比如,要在理解中施以关爱,在关爱中施以激励,在激励中施以压力,理解而不迁就,关爱而不替代,激励而不溺爱,对他们加强抗压性、挫折感教育等等。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