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殷培红:多元共治 推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实施(3)

三、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和重点

(一)难点

1.观念意识方面

观念意识当中难点集中在厨余垃圾分类方面。传统观念上有一个误区,即技术决定论,大家会觉得我们一定有一样技术,能帮助我们简洁、便捷地处置厨余垃圾,不需要自己分类。

此外,小区里,谁都不愿意把垃圾桶放在自家的窗户底下或者自家的楼道附近。这种观念意识必须要打破,需要做更多的正面宣传。

2.习惯养成方面

因为人们多年的习惯已经形成了,因此这也是很难突破的一点,即便在有处罚措施的情况下,也需要一定时间改变。从经验上来说,一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月。这一个月之内的持续强化和要求,能使一个人在脱离了这样的环境后仍持有这种意识和行为。如果一个月之内没有持续强化这种意识,就可能会慢慢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行为就会退化。

因此,我们需要外界的力量做大量的工作去推进,甚至是人盯人的方式不厌其烦地说。这对我们的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持之以恒的管理。

3.街乡基层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

垃圾分类管理、处理工作对基层,尤其是乡镇街道、社区这一层面的管理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在基层管理中,《条例》规定了一些新的工作任务,比如生活垃圾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录入等。当然,也可以通过出台奖励、表彰、积分等激励方式推动工作。

4.收集运转、终端处置、监督执法方面

这三个环节决定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后续成果。其中有很多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会使整体工作很难进行。

(1)收、转、运过程中的混装现象

解决此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专车分类、专人运输,但这样的话会出现大量的车辆、经费的投入。此外,就是提高基层的执法力度。上海市截至2019年11月下旬,共开出3401张罚单,罚款约164万元。可以看到,上海市投入了这么多的力量和精力去推动垃圾分类,仍有这么多违法的行为发生。所以对北京来讲,执法力量的投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垃圾分类计量收费

计量是垃圾分类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试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各类垃圾处置量的实际统计量与预算不相符的情况,影响了规划建设收转运体系的运转。因此,我们要想把后续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尤其是做好终端处理设施和运输能力的匹配,计量是很重要的前提。

(3)终端分类处理能力

目前厨余垃圾在集中处理的时候存在技术难点,分散处理有优势也有劣势。而在处理废旧电池、灯管这些小而散的垃圾时,企业的经济效益比较低,所以很难有积极性的投入。政府由于技术的原因高额投资也难以承受,所以目前来看,末端的处置技术迫切需要研发与推广应用。

(二)重点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在于厨余垃圾。以上海为例,在实施强制性垃圾分类的4个月,截至2019年10月底干垃圾处置量减少了33%,湿垃圾分出量却增加了一倍,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清运能力。可回收物回收量较2018年10月增长4.6倍,有害垃圾分出量较2018年日均增长9倍多。同样的案例发生在北京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甜水园社区,试点以来,这里每月分拣出的厨余垃圾从原来的6吨提高到了13吨。以前厨余垃圾产生量比较少的时候,可以混在可燃烧的垃圾中送到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厂,由这些处置企业对厨余垃圾产生的渗滤液进行无害化的处理。

垃圾渗滤液是什么?是一种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大、毒性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因为它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还含有各类重金属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地表水的质量,还会危机地下水的安全。

现有渗滤液处理方法通常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但都面临着设备消耗、高耗能等难题。如果采用其他方法,成本极其高昂。因此是一个世界公认的老大难问题。

责任编辑:马中豪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