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务须把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党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章开宗明义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章明确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党的一大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提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依靠群众”在党成立之初,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党的七大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了党章,并将“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之一长期坚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深刻论述和阐释,并身体力行。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指出“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党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穿党的群众路线。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不断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与活力。历史和实践再次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近年来在全党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始终把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内集中教育的必修课。目的就是要通过党内集中教育,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是党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必须强化思想认识,按要求把实践活动与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实事”办好落实,把活动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一是认识要“深”。要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在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之所以能够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紧紧依靠人民推动社会发展。也正因如此,我们党才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铸就了深厚的群众根基。我们要深刻认识,群众是水,我们是鱼,党好比种子,人民就是土地。我们要始终牢记,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的全部使命和责任始终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坚持得越自觉、贯彻得越深入,党的执政基础就会越深厚、越牢固。

二是服务要“真”。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活动中,我们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一切从群众的期盼和愿望出发。如,从做好“一站式”便民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服务质量,到建立群众事务代办制常态化制度化;从集中化解信访问题、干部认领、挂牌督办、限期办结,到持续加大跟踪解决力度,监督回访,加大社会治理和脱贫地区帮扶力度,回应基层百姓关切、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努力提供什么,群众期待什么我们就要努力做好什么,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向“接诉即办、未诉先办”深化,着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的问题。要查实情出实招,不能拍脑袋“替民做主”,否则会与群众愿望需求“不合拍”,群众“不买账”。要始终牢记,为群众解决的实际问题越多,党组织就越能够嬴得群众的认可。要真正把为民服务具体化,真正办好涉及群众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办好就医、就业、就学、养老等老百姓感到难办的事、烦心的事,切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三是保障要“撑”。坚持解决问题与建章立制相结合,健全制度与执行制度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解决问题的常态化机制。抓住每一次下基层调研的机会,把实践中服务联系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固化下来,把中央要求、群众期昐、实际需要、工作措施结合起来,弄清楚在哪些方面我们还有亟待规范的领域、亟待加强的环节,真正把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驻村联户、结对帮扶等做法坚持好;把坚持开门听取群众意见、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诉求、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健全好完善好。认真落实各级党组织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也要贯彻执行好一个。要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分析机制,加强群众心理研究,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把握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方法,为群众谋利益,提升真本领。

四是纪律要“跟”。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接触群众,为群众办事,群众感受最直接的就是党员干部的纪律和作风,群众最厌恶的就是作风不正,搞形式主义。活动中,一不能“脑袋一热,走走过场,抬腿走人”,为民办实事的政策措施,不能让群众“看得见、吃不着”“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二不能“打个旗子、照张相片”,出来“活动活动”,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流于形式,劳民伤财,让群众镜中看花空欢喜。三不能走马观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到事先安排好的点位上,送点米面,召开一个座谈会听听汇报了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要处理好服务发展与服务群众的关系,通过活动一方面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理清地区发展思路,找出破解之法。要在活动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严格律己、担当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一身正气为民干事,不能乱作为,也不能不作为。要通过实践活动架起同人民群众的连心之桥,用服务群众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兼直属党支部书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